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汽车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商业银行汽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认真落实《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制度上防范汽车贷款风险;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加强消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贷款结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等。
关键词 汽车贷款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伴随着汽车消费贷款的增长,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也不断显露,“假车贷”、“一车多贷"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一)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总体增速放缓。
据统计,我们汽车消费贷款总体增速呈现放缓趋势,而造成当前汽车消费贷款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价格与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使汽车消费贷款需求下降。近年来,我国汽车需求高速增长,汽车消费主体由集团消费转变为个人消费,汽车产量也随之飞速增长,然而,在汽车产量飞速增长的同时,汽车降价不可避免。汽车价格的下跌,与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的共同作用,致使汽车销售量呈下降趋势。此现象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汽车库存量的增加,在库存量增长、价格下降的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力在近几年并没有显著提高,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又强化了消费者对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的预期,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对汽车消费逐步趋于理性化,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自然下降。
(二)汽车消费贷款不良率较高,商业银行对汽车消费贷款内控管理趋向严格。
据调查,我国汽车消费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6月末,东部某省会城市汽车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34万元,到2004年5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749万元,两年之内增长了4倍多。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发放汽车消费贷款普遍比较谨慎,采取了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标准的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风险,有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甚至暂停了车贷业务。
二、促进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业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强汽车贷款业务管理,防范汽车贷款风险,促进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扩大居民消费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认真落实《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制度上防范汽车贷款风险。
200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对汽车贷款管理从以下四个方面進行了规范完善:(1)扩大贷款人的范围;(2)为便于分类监控汽车贷款风险,对汽车贷款进行细分。(3)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车贷款,规定了不同的贷款期限、贷款最高限额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4)强化对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考核。《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落实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贷款的风险。
(二)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
借款人诚实、守信是汽车贷款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社会信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借款人骗贷逃贷的情况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和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
三、对未来的汽车消费贷款展望
对于不断走高的汽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产销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和消费信心的稳定。如果刺激政策取消,来年汽车市场的高增长态势将被阻隔。然而国内各主流汽车企业普遍对来年车市表示乐观预期,认为无论排量底线如何调整,来自政策上的支持仍将在来年继续推动车市快速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来年的汽车消费贷款也会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而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
关键词 汽车贷款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伴随着汽车消费贷款的增长,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也不断显露,“假车贷”、“一车多贷"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一)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总体增速放缓。
据统计,我们汽车消费贷款总体增速呈现放缓趋势,而造成当前汽车消费贷款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价格与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使汽车消费贷款需求下降。近年来,我国汽车需求高速增长,汽车消费主体由集团消费转变为个人消费,汽车产量也随之飞速增长,然而,在汽车产量飞速增长的同时,汽车降价不可避免。汽车价格的下跌,与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的共同作用,致使汽车销售量呈下降趋势。此现象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汽车库存量的增加,在库存量增长、价格下降的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力在近几年并没有显著提高,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又强化了消费者对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的预期,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对汽车消费逐步趋于理性化,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自然下降。
(二)汽车消费贷款不良率较高,商业银行对汽车消费贷款内控管理趋向严格。
据调查,我国汽车消费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6月末,东部某省会城市汽车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34万元,到2004年5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749万元,两年之内增长了4倍多。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发放汽车消费贷款普遍比较谨慎,采取了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标准的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风险,有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甚至暂停了车贷业务。
二、促进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业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强汽车贷款业务管理,防范汽车贷款风险,促进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扩大居民消费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认真落实《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制度上防范汽车贷款风险。
200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对汽车贷款管理从以下四个方面進行了规范完善:(1)扩大贷款人的范围;(2)为便于分类监控汽车贷款风险,对汽车贷款进行细分。(3)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车贷款,规定了不同的贷款期限、贷款最高限额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4)强化对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考核。《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落实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贷款的风险。
(二)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
借款人诚实、守信是汽车贷款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社会信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借款人骗贷逃贷的情况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和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
三、对未来的汽车消费贷款展望
对于不断走高的汽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产销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和消费信心的稳定。如果刺激政策取消,来年汽车市场的高增长态势将被阻隔。然而国内各主流汽车企业普遍对来年车市表示乐观预期,认为无论排量底线如何调整,来自政策上的支持仍将在来年继续推动车市快速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来年的汽车消费贷款也会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而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