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的层敏感度曲线测试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试和评价64层螺旋CT的层敏感度曲线(SSP)及有效层厚半高宽(FWHM). 方法 对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使用临床常用的腹部螺旋扫描模式和CT质控delta(δ)体模,分别以螺距(pitch)=0.50、0.75、1.00、1.25、1.50,重建层厚0.6 mm(标称值)进行扫描和重建.对于pitch=1.00,再分别以层厚1.0、1.5 mm进行重建.然后测试各种情况的SSP和有效层厚.结果 对于标称层厚0.6 mm,不同pitch时测试的有效层厚分别为0.67、0.67、0.66、0.69、0.69 mm;pitch = 1.00时,标称层厚0.6、1.0、1.5 mm的有效层厚分别为0.66、 1.06、1.52 mm.有效层厚均略大于标称层厚,但与标称层厚相比均不超过0.1 mm.测试的SSP形状近似钟形,左右分布基本对称,没有延伸较长的尾部;随着重组层厚的增加,SSP逐渐变平阔;当pitch改变时,SSP变化轻微.结论 对于Sensation 64层螺旋CT,pitch的变化对SSP、有效层厚和z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很小.这一结论 有助于临床应用中优化CT扫描方案。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玉器中有关于龙的造型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中国北方和南方史前文明,包括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都有龙形玉器出现。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玉器中,龙这一形象既有独立成器出现,也有以玉器附属纹饰形象出现。汉代玉龙形佩饰是汉代玉佩的主要种类之一,汉代玉龙较之先秦时期玉龙其形象更为丰富多彩,并且西汉玉龙造型在继承东周风格基础上突出了玉龙躯体的立体感和肌肉感,更具有飞扬大气的风格。本文就汉代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