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演变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着启蒙主义、改良人生的宗旨投身文学的鲁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学界在论述中多把它视为静止、孤立的形态,而忽略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先是偏重于"科学实证"的写实主义阶段,鲁迅认同实证主义哲学的认知原则,追寻对客体对象精确、逼真的观察与反映;再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阶段,他赞赏陀思妥夫斯基那种进入人的心理、探测人的灵魂深处善与恶的创作方法;后是"现实底理想主义"阶段,他接受了普列哈诺夫的"艺术也是社会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接纳了卢那察尔斯基从历史发展总趋势的预测中来把握现实真实——这一后来成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原则.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问题频发.研究非正式制度,特别是社会资本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借助十八大强化反腐倡廉运动作为外生冲击,可考察比较十八大前后社会资本对公司违规作用机制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社会资本越高的地区,公司违规发生的概率越低,且DID检验发现,在十八大后,高社会资本地区公司违规概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低社会资本地区的公司,这种差异持续三年才消失;第二,在十八大前,"吸引机构投资"是社会资本降低公司违规发生概率的中介路径,但此后,"抑制腐败"和"缓解融资约束"成为社会资本降低公司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