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南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来源 :矿产勘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新县南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该区新发现矿点、矿化点、矿产地共13处,具有良好的钼铜铅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基本查明了新县南地区Au、Ag、Cu等15种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和富集规律,对Au、Ag、Cu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开展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分析,为该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对该区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评价,优选出3处成矿远景区.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方法,总结了老代仗沟铅锌矿床的硫、铅、氢、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老代仗沟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显示铅来自地幔;δ34S变化范围6.2‰~12.2‰,平均8.61‰,具有多源性;石英中的δD值为-91.9‰-81‰,δ18OH2O值为-7.5‰~9.3‰,说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同时参与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方解石碳同位素δ13CPDB值为-4.5‰,δ18OSMOW值为8.4‰,显示了地幔来源的特征.结合铷锶同位素等时线年龄(126±13)Ma及
位于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部位的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W、Sn、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宝山Cu、Pb、Zn、Ag多金属矿床是湘南地区代表性的矿床.相比中部矽卡岩型矿体,西部和北部脉状矿体研究程度较低.本文拟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比研究矽卡岩型矿体和脉状矿体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成矿环境及矿床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宝山矿区不同类型矿体中的闪锌矿均富含Fe、Mn和In,亏损Ga、Ge、Te和Tl等元素,Fe、Mn、Cd和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