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技术措施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塘培育鱼苗在我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江河水源,直接泼洒熟豆浆进行培育;另一种是利用地下水源,施肥兼泼洒生豆浆进行培育。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培育,都应严格把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1 把好池塘清塘及注水关
  
  1.1 池塘清塘
  清塘的目的主要是杀灭池塘中的各种凶猛鱼类和小野杂鱼、有害的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及其卵、致病菌等,为育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率。清塘方式以干法为好。清塘常用药物有两种。一种是生石灰,每公顷用量为900-1050kg,适用于偏酸性的池塘;另一种是漂白粉(含有效氯30%),每公顷用量为60-120kg,适用于偏碱性的池塘。
  
  1.2 池塘注水
  清塘后池塘要灌注新水,注水时一定要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水生昆虫进入。此时鱼苗池水深控制在0.5-0.6m,便于水温快速提高,易肥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和鱼苗的生长。
  
  2、把好水花质量关
  
  水花的质量是鱼苗培育的基础,水花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活率。水花质量好,成活率就高,体质也健壮;反之,成活率下降,体质也较弱。我省的水花来源渠道有两个途径,一是地产苗,其优点是适应性强,体壮无病,便于把握适时下塘时间,达到最佳开口效果,成活率也高;缺点是成本高,相对售价偏高。另一个是外地苗,虽售价低,但经过长途运输,有时造成鱼苗体质下降,适应性差,难以把握住适时下塘时间和最佳开口时间入池,成活率也很难保证。因此,无论是地产鱼苗,还是外地苗,都必须保证体质健壮、无病,做到在有效开口时间内及时下塘。
  
  3、把好水花下塘及放养密度关
  
  3.1 水花下塘
  3.1.1 水花暂养
  将鱼袋放人培育池中,经15-20分钟后袋内外温差小于2℃时,将水花缓缓放入网箱中。暂养时,应不断在网箱外划水,以增加箱内溶氧,防止水花缺氧。一般经0.5-1.0小时后,水花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均已排出,水花会正常集群在箱内逆水游泳。
  3.1.2 饱食下塘
  待水花活动正常后应向网箱内投喂鸡蛋黄水,少量多次,均匀泼洒,一般一个鸡蛋黄可供10万尾水花摄食。
  3.1.3 下塘时间
  水花下塘最好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9-10时,此时池水中溶氧已上升,温度变化较小,水花易适应环境。
  3.1.4 上风头处放苗
  水花活动能力差,在有风天,应注意在上风头处放苗,以免被风吹到岸边。
  3.1.5 同一池塘放同批苗
  不同批次的鱼苗个体大小和强弱不同,游泳和摄食能力也不同,若放养不同批次的水花,则会造成规格不齐,成活率低。
  
  3.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培育池的条件、饵料、肥料的质量、鱼苗的品种、饲养方式、饲养的技术水平都有直接关系。如果池塘条件好,饵料、肥料量多、质好、饲养技术水平高,放养密度可大些。
  3.2.1 一级培育法
  是指从水花下塘开始经15-20天的培育成3em左右的夏花。采取这种培育方式的,放养密度要小些。
  3.2.2 二级培育法
  是指先将水花养成1 2-1.8cm的乌仔,然后再分塘养成3cm左右的夏花。采取这种培育方式的,放养密度可加大些。
  
  4、把好水质调节关
  
  水质的调节是鱼苗培育的根本,水质调节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水质调节的好,使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鱼苗生长速度快,体壮无病,成活率也高;反之,鱼苗生长速度缓慢、体弱易患病,成活率也低。水花下塘肥水下和清水下塘之分,肥水与清水概念一定要正确理解。肥水并不是越肥越好,不能过肥,否则易得气泡病而造成大批量死亡;而清水并不是越清越好,不能过瘦,否则鱼苗饵料很难得到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水花下塘时搞好对水质的调节,要保持一定的肥度和透明度,使水域中的浮游动物偏多些,浮游植物偏少些。随着育苗的增长,可不断加注新水和施肥来控制水质及水位。
  
  5、把好饵料转换关
  
  饵料的转换是鱼苗培育的关键,饵料转换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鱼苗的生长速度和体质状况。适口饵料转换的及时,鱼苗生长速度就快,规格也齐,体壮无病;否则,鱼苗生长缓慢,规格也不齐,体质也弱,易患病。这就要求我们在鱼苗培育时一定要监控好各个阶段适口饵料的供应,以保证鱼苗生长过程营养的需要。
  5.1 水花-乌仔阶段
  主要以轮虫为主、小型枝角类为辅。
  5.2 乌仔-夏花阶段
  主要以枝角类为主、大型桡足为辅。
  5.3 夏花-驯化前阶段
  主要以大型桡足类为主,人工饵料为辅。这阶段是鱼苗由动物型饵料向人工饵料转换的重要阶段。而我们往往都忽视这个过程,不及时扣料和挂料来补充鱼苗营养,一直等到能吃驯化料为止。这期间池中大型桡足类量较少且营养单一,远远满足不了鱼苗生长的营养需要。转口时又无外源人工饵料及时补充,从而导致鱼苗生长缓慢,体质消瘦、规格不齐,给以后驯化养殖带来不便。
  
  6、把好鱼病防治关
  
  鱼病防治是鱼苗培育的保障,鱼病防治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及质量的好坏。鱼病防治的及时,鱼苗的成活率就高、质量也好;否则,鱼苗的成活率就低、质量也差、损失也大。鱼苗培育期间鱼病的防治措施:
  6.1 清塘要完全彻底,用药量要足,鱼苗培育期间全部要使用新水。
  6.2 选购水花时,一要进行镜检,看是否有寄生虫,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日后早处理。
  6.3 乌仔阶段以后是鱼苗易患病期,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鱼病及时处理。鱼药一定要安要求使用,以确保鱼苗的安全。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就曾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对现代教师来说,了解教学幽默的特点,掌握教学幽默设计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幽默艺术修养,
2009年5月11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后一张“靓图”。这张由“哈勃”的宽视场行星照相机2号(美国宇航局称之为“超级相机”)在5月4日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行星
综合性学习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综合性学习要用计划性,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专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学手段的改进、评价方案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恩格斯把人类的思维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