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试验组(B+D)60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案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菅养神经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s-CRP水平显著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显著增高,其中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牙龈出血和皮疹,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牙龈出血,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 vs3.27%,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管的再生,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缺血的脑组织,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对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的窖藏马铃薯进行了菌物病害初步调查,并分离和鉴定其病原菌,经鉴定共确定马铃薯贮藏期菌物病害6种、病原菌10种:干腐病(Fusarium sp.)、黑痣病(Rhi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女,42岁,农民.主因“手、面部红肿瘙痒一天”于1998年5月3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5月28日晚、29日晨先后食用凉拌野菜“人尖菜”(后证实为苋菜),随即下地干农活,上午11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