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看图说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看图说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语言组织,事物认识和叙述、描写的起始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学习到系统的,由浅至深的语言使用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更为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为今后的学习乃至人生中的文字使用打好基础,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看图说话 训练 方法
  前言
  说话写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是低年级说话训练的主要形式。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语言思维,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作文的初级阶段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是语文作文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年龄仍然处于心理学上所认为的“儿童期”,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好奇,有浓厚的学习欲望,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完善,对简单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作文训练大致为看图说话和对某些单一的、简单的事件进行叙述。例如,我在教学第二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小松鼠为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白兔?小白兔怎么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鼓励学生“看谁聪明,能说的与别人说的不一样。”通过引导,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有了细致的观察,有了合理的丰富想象,就能把握住看图写话的要领。
  二、看图有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时经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随意性很大,常常会看到图上的某一点内容而兴奋不已,争着要说,抢着要答,抓不住要点,讲出来的话大多层次不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前先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注意看图的顺序: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进行有层次的仔细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和会观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会按一定的顺序说条理清楚的话,做到有的放矢。
  三、看图明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指导看图时,必须让学生按顺序看懂图上所展示的全部内容,让学生思考图画所展示的季节、地点、人物。这样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无目的的观察会马上集中到图中的某一方面,然后进行细致的重点观察,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所要观察的画面内容上,进行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看图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看图说话中,画面是静止的,要化“静”为“动”,就必须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画面所表现的时空很有限,我们必须根据单一的场面、瞬间的情景,对画面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使学生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如图中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怎样?依据画中人物的动作,想象他在干什么;依据画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在想什么、说什么;依据场景和人物的关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通过全面观察,合理想象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画面内容,丰富故事情节,使图中内容能被学生较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通过这样的联想,形象就具体可感,内容会生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五、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画面所展示的内容看清了,理解了,还必须把内容按观察的顺序有条理、具体地表达出来。学生看图是否准确,想象是否合理,必须通过完整和准确的说图才能体现出来。小学低年级的看图说话一般是讲述一件事,通过看图,要让学生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或小动物)、经过、结果等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写好书面语奠定扎实的基础。
  写话是教学中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写话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学生在认真观察,看清看懂每幅图的基础上,为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还需将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的写出来。刚开始教学生写话,可以根据画面设计几个有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答案串联成一段话,然后写下来,再由易到难,逐渐丢掉这些拐杖,到独立看图写话。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喜欢展示自己,可让学生写话后读给大家听或讲给父母听,以鼓励他们,这样看到自己的写作得到肯定,学习就有了动力,书面表达的积极性会更高。看图说话写话是低年级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养都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看图说话和写话教学中注重从以上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六会”,即会观察、会明意、会联想、会说话、会明理、会写话。这样小学生的说话、写话水平会循序渐进,逐步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看图明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看图说话,重在培养学生“看”和“说”的能力,但在“看”和“说”的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明白图面所表现的深层意蕴。通过这幅图(或几幅图)所反映的人和事、景和情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启示,发掘蕴含其中的美感成分,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语
  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情感教学渲染气氛,促使学生和课文人物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启迪思维,陶冶情感,使学生生动、主动地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训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
  [2]李虹.让法制教育走进语文课堂[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
  [3]洪德扬,宋晔.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
  [4]李图强.小课题研究大教研推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
  [5]高贵生.编写小学语文“学材”引导学生会学习[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
其他文献
法理学习是很简单的,然而,要把理论的法律知识上升到一种自觉的维权意识,并把维权意识落实到个体行为上是很难的。执教者要在枯燥的思品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难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维权意识,确保学生能在生活中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首先、在讲授法理之前,引导学生通过网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法理,掌握第一手材料,达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比如:我在讲授陕教版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往往比较呆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优美的泛读、精彩的课前展示、富含哲理又风趣幽默的插曲、古典名著的推介、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使语文课堂激情飞扬。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法 激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1]虽然香山居士说的是文章靠感情去打动人,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莫不如此。  做语文教师的我们都希望自己
目的:观察在大鼠的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外周血TNF-α的水平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苏木活性成分的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客观
【摘要】小学的语文课程对开发、培养少年儿童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如果仅仅局限于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说天比井大,这超越了他的思维理解能力,他就不能明白了。同样的,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亲身所见的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是有限的。知识虽然产生于实践,但掌握知识不仅仅只依靠实践。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的知识具有真识性,但如果局限于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就结合自己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在自己的教学中时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提高  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 素质 教育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词汇量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的基础,是负载信息的主要媒介。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你只可以表达很少的东西; 没有词汇量,你不能表达任何东西(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见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掌握大量词汇。据说要
期刊
目的:以穴位埋线加电针与电针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为切入点,研究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8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58例,随机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注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就是必须的,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 “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因此,教学设计既要备教材,备学生,也要考虑到在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