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县:借助“互联网 ”打造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福建省连江县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打造“互联网 学习”“互联网 服务”“互联网 监管”平台,营造浓厚学习教育氛围,打造党员“学”“做”“管”同步推进新模式,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互联网 学习”,让党员随时学。发挥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捷传播优势,拓展“手机”和“网络”双平台。“手机”平台,开通了“海连江”“金凤正能量”等县级微信公众号,各基层党(工)委相继开通“浦江之畔”“岱江之光”“遇见贵安”等42个微信公众号,设有126个学习教育板块,及时推送学习素材,有效破解时空障碍,实现随时随地学。充分利用微信群实时联系沟通功能,相继创设了“畲乡小沧”“人社e家工作群”“小城故事群”“海上党建”等50个微信群,有效地引领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两学一做”、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网络”平台,以连江新闻网为龙头,整合连江之窗、连江党建网、连江廉政网等网络资源,开设中央精神、最新报道、图片新闻、乡镇党校、活动简报等专题板块,及时更新资讯,发布“学习菜单”等,让党员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内容,接受教育,交流心得,分享工作感悟,实现县内、县外党员“同步学习”,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
  “互联网 服务”,让党员随时做。“互联网 ”助力便民服务。“互联网 ”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关键一环,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如连江县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办便民服务号,群众通过手机终端即可实现预约服务、排队查询、办证查询等事项,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切实提升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互联网 ”助力志愿帮扶。依托“党员e家”服务管理平台,参照“多方收集、分类承办、面对面反馈”运行模式,线上广泛征集党员群众在产业发展、就业培训、医疗救助、入学教育、法律咨询、生活起居等方面最直接、最需要、最迫切实现的微心愿,党组织对微心愿做好筛选分类、网上发布。每名党员依据个人特长和自身能力,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党员根据平台提供的许愿人的基本信息直接上门进行服务。截至目前,已征集的微心愿达到700多件,认领完成650多件。“互联网 ”助力精准扶贫。推进互联网党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普及致富技术课程,共享扶贫助困信息,用最快捷、最精准、最大范围整合资源的手段帮助群众脱贫。如东岱镇党委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精准扶贫工作相关信息,上海亿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岱镇蝉步村流动党员庄锋了解情况后向东岱镇精准扶贫专用账户汇入20万元,从而引领带动了其他流动党员捐款扶贫,目前东岱镇精准扶贫账户已收到专项资金120万元。
  “互联网 监管”,让党员随时改。利用“互联网 ”网络平台,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架起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交流台”和“监控器”,鼓励党员干部对工作业绩勇于“晒单”,对思想动态不积极、工作表现无作为的干部进行交流、谈话,督促整改提升。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一线考察干部讨论组”微信工作群,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加入该群,与党员领导干部交流思想、谈心谈话,交流主题党日活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乡镇党校建设等信息。党员领导干部在线点评、在线督促,各单位各部门相互对比、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县纪委的“金凤清风”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推出“利剑高悬 震慑常在”等微信公众号,时刻收集群众对干部工作态度、作風方面的意见建议,评选作風先进的干部,营造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浓厚氛围。
  (闽连组)
  (责任编辑:单庆)
其他文献
《蝉》是一篇很耐人寻味的文章。文字虽然不多,但蕴含的哲理却很深刻。  文章写道,作者原来很讨厌夏日里知知不休的蝉鸣,后来有朋友告诉他,这蝉“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作者对蝉的态度由此发生了改变,不再厌烦它的鸣叫,而是开始敬重它的生命意义:“哪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很多人解读此文,得出的主题是: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長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地投入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中铁十局四公司党委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聆听专家辅导报告、学习时代楷模事迹、缅怀雨花英烈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企业重组后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定位、新挑战,积极探索实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不忘初心,牢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作为中央企业的
初语课本中值得商榷的几处多音字  张金林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九年级《语文》上册中有几处字的读音需待商榷,现列举如下: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文第二段中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此句中“石”音应读shi还是dan,教材中并没有注明。但在1978年12月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注音:石da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i,如“二千石,
《祭十二郎文》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呕血之作。明代茅坤评价该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苏轼更是推崇至极:“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祭妹文》是袁枚表现兄妹之间深挚情感的一篇祭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近代评论家将此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称为鼎足之三。这两篇文章在选材、表现手法、语言、感情等方面都有着相通的地方。    一、骨肉情深  
一天早 上 ,一只饥饿的蜘蛛在谷仓的一顶旧帽子里结网 。  “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夫说,“我每天到田里干活 儿的时候,都要戴帽子。”于是,他把蜘蛛 趕 走了。  接着,饥饿的蜘蛛把网结在了一个水桶口。  “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夫的妻子说,“我每天都要用这个水桶来喂猪。”于是,她把蜘蛛赶走了。  最后,饥饿的蜘蛛把它的网结在马舍的角落里。  “这是结网的最佳地点。”马一边 说,一边甩
假设,你现在掏出手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一条信息:“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过得怎么样?”会收到什么样的回复?  这是我一位朋友曾经做过的一次真实的测试。原本他发起这次测试只是因为无聊,可谁知道,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上百条回复。朋友大概统计了一下,其中大约有10%的人认为自己过得很好,有10%的人觉得过得糟透了,而剩下那80%,则几乎全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凑合、将就、那么回事呗。  奇怪的是,无论是
人类历史一直是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曲折前行,而战争又是在“打”与“谈”的轮回中浴火逢生。战争是扫除政治障碍的暴力手段。战争的过程就是“打”的过程,战争的结束最终是以“谈”的形式来实现的,或被全歼而“免谈”,或被击溃而“降谈”,或势均力敌、抑或势虽盛但为了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利益而“和谈”。“和谈”是双方权衡利弊的结果,往往取决于政治的需要,但政治的需要必须以军事实力和军事能力为后盾。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新闻自由与道德底线、媒体责任,常常是香港人需要反思的话题。    香港第21届书展尚未启幕,靓模事件提前引爆。这是书展主办方贸易发展局主动出击,以免书展像去年那样,被靓模的情色产业“劫持”。对此,鼓掌称快者有之,大举抨击者有之。  靓模,即少女模特,指以潮流及性感打扮为主的年轻女性模特儿族群。这个靓字,在粤语中表示年轻未成熟。在五六年前,靓模多指青春貌美的少女模特儿,主要以广告代言人,或出席商业活
在韩愈纵横捭阖的诸多散文名篇中,《进学解》显得深沉委婉、别致动人。写这篇文章时,韩愈刚被贬为国子博士,一个朝廷大员忽然做起了教书匠,感慨良多,由此便有了一篇滿把辛酸泪的戏谑之作。    一、似贬实褒,戏谑之中有伤痛    《进学解》开篇,国子先生训诫学生要勤勉努力,刻苦读书,先生话音刚落,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进行反驳,笑是全文着意使用的一笔。这个笑,是师生感情融洽的标志,是学生对老师遭遇的一种同情和善
课题研究背景  沿着长江与黄河逆流而上,便是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这里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美丽的三江源为青海披上了一层神奇、神圣的面纱。青海省不仅是中华水塔,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监测采样  一场以保护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为主战场的攻坚战,如今在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