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充分利用下,呈现出大容量、大数据、大信息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等得以大幅度增强和提高。传统的语文课堂在声光影的展示中,显现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兴趣;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致力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感受,简单说一下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能够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积累的已有经验,依照教科书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内容。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消极的说书人角色,这种教学形式易沦于单向的知识灌输,过分地依赖教师权威的结果,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求知的动机。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拓展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板书,便于学生做好笔记,这不仅浪费时间,还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也容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其中利用图片、声音等进行大量的课外知识链接,化无声为有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一种主动汲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进而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2)、生动、有趣的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去,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摆脱平时单调的学习方法,利用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且记忆深刻。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相关视频来展示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不屈精神,在课文朗读时,配上一段忧伤动情的音乐,让学生渐入其境、渐生其情,更好的理解“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传达出的无奈与绝望,学生情不自禁的就融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3)、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在上课时其注意力都有集中有分散,无法百分之百的专注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难点清晰明了,简单易懂,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可能会有点困难,然而,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便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能把握其本质。
(4)、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结构。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课文中有战火纷飞的励志与艰辛、有庸碌无为的平凡与坚守、有清幽郁静的夏末冬至、有色彩斑斓的阳春三月,若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有时即使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很难达到其想要传达的真实效果。因为教师毕竟不是演员,即使演员也未必能倾其所有让学生明白其中真意,因而影响学习效果。而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兼有声音的感染,瞬间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接受知识。
二、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
(1)、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让学生轻松的进入学习氛围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把文字通过画面生动可感的展示出来,更加直观和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教《祝福》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祥林嫂有关的一个简短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会有怎样的命运。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用趣味盎然的动画短片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先准备一些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教学上来。例如,讲授《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插播与孟子有关的动画视频,如孟子系列故事《孟母三迁》等,通过系列有趣的动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提高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过渡到书本的学习。
(3)、视听结合,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堂上需要的内容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地呈现在课堂上,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教《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多姿荷花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又如在教语文读本《药》一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中,把华老栓为小栓买人血馒头的场景展现出来,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封建统治对人民群众思想的毒害。视听结合,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创设和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又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策略》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艾玛麦克唐纳 中国青年出版社
[3]、《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海林
[5]、浅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郑小霞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兴趣;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致力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感受,简单说一下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能够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积累的已有经验,依照教科书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内容。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消极的说书人角色,这种教学形式易沦于单向的知识灌输,过分地依赖教师权威的结果,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求知的动机。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拓展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板书,便于学生做好笔记,这不仅浪费时间,还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也容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其中利用图片、声音等进行大量的课外知识链接,化无声为有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一种主动汲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进而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2)、生动、有趣的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去,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摆脱平时单调的学习方法,利用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且记忆深刻。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相关视频来展示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不屈精神,在课文朗读时,配上一段忧伤动情的音乐,让学生渐入其境、渐生其情,更好的理解“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传达出的无奈与绝望,学生情不自禁的就融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3)、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在上课时其注意力都有集中有分散,无法百分之百的专注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难点清晰明了,简单易懂,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可能会有点困难,然而,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便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能把握其本质。
(4)、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结构。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课文中有战火纷飞的励志与艰辛、有庸碌无为的平凡与坚守、有清幽郁静的夏末冬至、有色彩斑斓的阳春三月,若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有时即使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很难达到其想要传达的真实效果。因为教师毕竟不是演员,即使演员也未必能倾其所有让学生明白其中真意,因而影响学习效果。而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兼有声音的感染,瞬间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接受知识。
二、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
(1)、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让学生轻松的进入学习氛围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把文字通过画面生动可感的展示出来,更加直观和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教《祝福》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祥林嫂有关的一个简短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会有怎样的命运。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用趣味盎然的动画短片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先准备一些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教学上来。例如,讲授《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插播与孟子有关的动画视频,如孟子系列故事《孟母三迁》等,通过系列有趣的动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提高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过渡到书本的学习。
(3)、视听结合,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堂上需要的内容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地呈现在课堂上,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教《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多姿荷花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又如在教语文读本《药》一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中,把华老栓为小栓买人血馒头的场景展现出来,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封建统治对人民群众思想的毒害。视听结合,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创设和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又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策略》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艾玛麦克唐纳 中国青年出版社
[3]、《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海林
[5]、浅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郑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