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地处苏北,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经济的制约,学校有着许多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配备滞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生源素质变差﹙择校热、进城热导致每年有相当多优质生源外流﹚,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偏深﹙针对从农村小学升入的中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远远达不到及格水平等等。诸多问题就这样长期存在,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费劲,双方积极性都受到损伤,想提高英语水平,实在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前几年,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以学生中考成绩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水平高低,来定位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问题,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投机取巧,不惜删减教学过程,改变教学计划,大搞应试技巧训练,万能考题强化训练,这种方法对某些学校提高升学率曾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好多学校便跟风效仿,纷纷推广,一时间搞技巧、促强化“蔚然成风”。殊不知,这种方法,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题的能力外,别无他益,只会给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造成更恶劣影响,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这种只为考高分,不求运用的做法,大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推广,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学的现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大多数农村中学,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备不足等等客观困难,目前仅仅对学生进行了读、写训练,而忽视甚至没有进行听、说训练,结果造成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系统性不强,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打折扣,基本上属于哑巴英语。这些问题仍长期困扰着我们,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在困惑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识到以下几点,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正视现实 正视学生 做好过渡
  农村学校的学生,按新规定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然而真正能开起这门课的农村小学,经调查是微乎其微。由于小学英语师资的匮乏,英语课只能走走过场,象征性地学点,小学三四年英语水平與初一英语要求产生严重脱节或断层,初一的学生刚刚看到英语新课本,百分之九十的同学﹙极少数学生小学时曾参加过专门辅导﹚都傻了眼,吓坏了。起步晚,基础差,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所以,作为初一的英语老师,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正式学习之前,来一个摸底测试,弄清学生的真正水平,以便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好小学到初一的英语学科的衔接与过渡,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让所有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钻研业务 强化素质 更新观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师范科班毕业,二是进修培训,三是非英语专业因有一定基础临时代课的。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没有机会和条件与以英语为母语者进行对话,所讲的英语既不地道,也不标准,还带有明显的中国方言特色。另外,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读”,用“汉语教英语”的传统模式教学,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的提高和发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巩固专业知识,捕捉时代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并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学习。
  三、整合教材 挖掘资源 改变教法
  初中英语新教材内容繁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普遍反映在教学时间里完不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反复钻研教材,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对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这两年我们沛县教育局教研室对部分学科做了统一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习兴趣也能有所提高。目前,农村中学教学硬件的配备逐渐完善起来,个别还没有配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搞一些如单词竞赛、阅读比赛、英文故事、背诵比赛、英语课本剧编排评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记忆能力。
  四、抓好课外 创设环境 营造气氛
  农村中学外语教学质量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应用外语的环境,缺少外语实践的活动,缺少外语交流的机会,形成不了讲外语的氛围。学生学得的知识不能及时地消化、实践、运用,除了在课堂上能偶尔讲几句外,其它时间则几乎不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语言习惯很难形成,语言能力很难提高,以致出现 “上课学得热热闹闹,下课忘得干干净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从英语教学的特点出发,采用“课内指导课外,课外辅助课内”的策略,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的环境和实践英语的机会,营造出课内课外到处学习英语的氛围,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中得以训练和提高。若如此,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赶超城市英语教学水平,便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唐楼中学)
  
其他文献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初二时才接触物理学科学习活动,对于学生而言,物理学科是一门全新的学习科目,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了困难,物理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这种现状,要立足物理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基础、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走出物理学习的困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