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的安全问题。方法:收集我院60例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和60例仅仅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但对照组的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要远远短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较实验组的少,两组间存在差异。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不存在差异。结论:肿瘤较小,手术不支持切除时,应保留;但肿瘤的直径较大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关键词:安全性 切除术 子宫 剖宫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3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65-02
  子宫肌瘤是生长在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更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根据医学统计学可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 0.5%-7.2%[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验的进步,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有保证的。本次探究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收集并随机选取行60例已经进行过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仅仅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分别几位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患者的年龄28.5-40.3岁,平均为(32.6±4.9)岁,身高(160±9)cm;肿瘤的直径大于5cm,肿瘤位于子宫前壁有30例,子宫后壁有15例,其他的位置有15例。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年龄30.1-39.9岁,平均为(34±6.1)岁,身高(159±8)cm。两组的患者都是初次进行剖宫产,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两组的年龄、身高等不存在差异。
  1.2 手术方法。目前为了美观,剖宫产的切口一般是在腹壁正中线的皮肤做一从切口,切开后显露出其下的深筋膜,在此层的子宫下端再做一横切口,两组患者的切口一样。实验组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是先进行剖宫产还是先切肌瘤,一般先剖宫产,如肌瘤的直径太大影响到剖宫产则先进行切除肌瘤。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操作不存在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了SPSS19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测的检验方法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实行检测。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的时间和其过程的出血量的情况。两组的患者都顺利地进行了手术,但对照组的患者手术时间远远短于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减少,两组间存在差异。具体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的时间和其过程的出血量的情况
  2.2 两组术后愈合的情况。两组术后愈合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恶露干净时间不存在差异,两组的患者的愈合均良好,不存在复发病的情况。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生长在女性子宫部位或者是其附近的位置的良性肿瘤,有完整的包膜,生长较缓慢,直径较大时,只压迫周围的器官如膀胱等,但不会破坏周围器官或者组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合并症,与孕妇的年龄,体质有关。子宫肌瘤是否存在危害主要看其直径有没有大于5cm或者更大,对胎儿有压迫的作用[3,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与操作越来越娴熟,技術越来越成熟,成功率也随之增加[5]。虽然目前为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仍备受争议,但诸多手术的成功证明是可行。本次研究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除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仅仅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多外,其他的与对照组不存在差别,说明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可行。
  综上所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参考文献
  [1] 周秀兰,王雪莉,冯燕豫.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行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0
  [2] 江秋霞,王丽霞.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 48 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437-3438
  [3] 李昌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8A):58-59
  [4] 劳恒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50 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3):253-254
  [5] 桂旭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34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16(24):2150-21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内科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76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76例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療。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显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盆底肌肉训练。连续治疗6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监测意义。方法:给予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分析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夜间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同时选取40例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达标时间的差异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炎五联检试剂对于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間我所接诊的248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了五联检和常规镜检,然后以培养法得到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来探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对于阴道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同常规镜检相比,阴道炎五联检试剂对于阴道毛滴虫、厌氧菌、念珠菌以及白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方面,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石膏和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50例,对尺桡骨开放性骨折以及尺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一期闭合伤口延期内固定治疗,其余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给予患者石膏与夹板固定治疗,在固定之后1个月后,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回访,观察患者骨折处肌肉恢复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5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行石膏和夹板固定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简单分析探究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1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人,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运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训练,而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的两周进行相同的训练,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差异均不明显,但两组患者经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2例,分别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静脉造影进行诊断,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出阳性患者57例;检出阴性患者25例,与X线静脉造影结果相比,其灵敏率为93.2%;准确性为97.8%;特异性为97.2%。结论:将彩色多普勒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胃穿孔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0例患者作对比观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手术,对于对照组则采取开腹下行胃穿孔常规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案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
期刊
摘要:总结了14例经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等方面,认为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宫腔镜 黏膜下子宫肌瘤 电切除 手术配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应用齐拉西酮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1年2月年到2012年9月收治在我院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奋乃静)治疗和应用齐拉西酮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并且不良反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