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覆膜种植技术的不断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是覆膜种植之后的残膜遗留在土地上,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有的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残膜进行科学回收利用,导致残膜危害越来越大,本文对残膜的危害以及土壤残膜治理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农田残膜回收现状及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业生产中覆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覆膜生产可以提高产量,为农作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但是由于地膜用量不断增大,农民对地膜的认识不够,在生产过程中残膜回收不彻底,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越来越多,而且每年呈现增长的趋势,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面效应,对农田残膜进行整治已经刻不容缓。农田残膜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
随着地膜用量的不断增加,超过了土壤的分解能力,大量残留的地膜在土壤中很难被自然分解,影响了土壤的水分、肥料的活动,而且还给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农业生态平衡。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以及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得土壤的上下层之间隔离,形成断层,影响土壤性状,而且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吸水和保水能力。第二,地膜残留会导致土壤的胶体吸附能力降低,一些速效养分不能及时凝结在土壤中,导致养分流失。第三,残留的地膜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抑制,导致迟效性养分的转化率很低,而且还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分解和释放,降低肥料的效果。
1.2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农作物生长发育是以土壤为基础的,由于地膜残留在土壤上,会导致种子不能及时发芽,及时发芽也会因为根系不能穿透地膜而达不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从而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危害和影响。如果将种子播到残膜下面,种子发芽之后可能受到残膜的阻碍长不出来,造成缺苗断条。
1.3 危害人体健康
在覆膜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添加剂,而且残膜本身也包含一些化学物质,当地膜废弃残留在土壤中的时候,其中的添加剂会向土壤以及水中渗透和迁移,从而对大气、土壤、水域等产生污染。尤其是一些含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有毒添加剂,会首先在土壤中富集起来,然后进入到蔬菜和粮食中,当人食用被污染之后的食物,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
2 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够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残膜的及时回收是提高残膜回收水平的关键,由于很多农民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保护,随意丢弃残膜,造成残膜数量越来越多。
2.2 回收机具功能单一
在残膜回收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回收,目前某些地区使用的残膜回收机具比较单一,作业性能一般,残膜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弹齿搂膜机,结构十分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回收的效率也很低,需要经过很多次作业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回收效果,反而会增加作业成本。
2.3 农膜种植作物的多样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农作物会使用不同的农膜,例如葵花、花豆、玉米等,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相同,地膜的使用方式也不相同,子有的是平铺的,有的是开沟铺膜,铺膜作物和种植模式多样性,使得残膜回收难度增加。
3 农作物残膜治理措施
3.1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残膜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加强残膜清理也主要是农民的责任。由于当前很多农民自身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使得他们可以意识到地膜对环境、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残膜的回收和清理。
3.2 强化回收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在农作物地膜回收处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残膜回收净土工程,将残膜污染治理當做一项长效的公益性质任务,并且将残膜污染治理作为师、团、连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将残膜污染治理任务落实。政府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发挥必要的监督责任,一方面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着手,强化政府的监管,壮大加工龙头企业,使得地膜质量更高,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要完善残膜回收网络,使得残膜回收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带动农户参与到残膜回收工程中,在残膜回收过程中逐步形成三个相互支撑的环境,分别是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
3.3 使用规范地膜确保回收效果
一些本身质量较差的地膜在回收过程中的效果并不好,反而影响地膜回收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规范的、质量较高的地膜,一般农业生产使用的地膜厚度在0.008mm及其以上,最好使用0.010mm厚的地膜,这样规格的地膜在使用之后的碎片较大,可以便于田间回收利用,减少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3.4 培养地膜加工企业
在残膜回收过程中要加强对残膜的回收利用水平,培育加工企业,扩大地膜回收利用范围,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对残膜回收加工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可以给予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促进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更好地开展地膜回收加工。
综上所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地膜残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作物地膜数量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农作物残膜也越来越多,残膜的危害十分严重,加强残膜清理是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任务,要从农民教育、及时回收利用等方面着手,提高农作物残膜治理水平。
(作者单位:8360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八团农机技术推广站)
1 农田残膜回收现状及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农业生产中覆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覆膜生产可以提高产量,为农作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但是由于地膜用量不断增大,农民对地膜的认识不够,在生产过程中残膜回收不彻底,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越来越多,而且每年呈现增长的趋势,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面效应,对农田残膜进行整治已经刻不容缓。农田残膜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
随着地膜用量的不断增加,超过了土壤的分解能力,大量残留的地膜在土壤中很难被自然分解,影响了土壤的水分、肥料的活动,而且还给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农业生态平衡。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以及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得土壤的上下层之间隔离,形成断层,影响土壤性状,而且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吸水和保水能力。第二,地膜残留会导致土壤的胶体吸附能力降低,一些速效养分不能及时凝结在土壤中,导致养分流失。第三,残留的地膜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抑制,导致迟效性养分的转化率很低,而且还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分解和释放,降低肥料的效果。
1.2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农作物生长发育是以土壤为基础的,由于地膜残留在土壤上,会导致种子不能及时发芽,及时发芽也会因为根系不能穿透地膜而达不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从而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危害和影响。如果将种子播到残膜下面,种子发芽之后可能受到残膜的阻碍长不出来,造成缺苗断条。
1.3 危害人体健康
在覆膜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添加剂,而且残膜本身也包含一些化学物质,当地膜废弃残留在土壤中的时候,其中的添加剂会向土壤以及水中渗透和迁移,从而对大气、土壤、水域等产生污染。尤其是一些含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有毒添加剂,会首先在土壤中富集起来,然后进入到蔬菜和粮食中,当人食用被污染之后的食物,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
2 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够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残膜的及时回收是提高残膜回收水平的关键,由于很多农民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保护,随意丢弃残膜,造成残膜数量越来越多。
2.2 回收机具功能单一
在残膜回收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回收,目前某些地区使用的残膜回收机具比较单一,作业性能一般,残膜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弹齿搂膜机,结构十分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回收的效率也很低,需要经过很多次作业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回收效果,反而会增加作业成本。
2.3 农膜种植作物的多样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农作物会使用不同的农膜,例如葵花、花豆、玉米等,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相同,地膜的使用方式也不相同,子有的是平铺的,有的是开沟铺膜,铺膜作物和种植模式多样性,使得残膜回收难度增加。
3 农作物残膜治理措施
3.1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残膜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加强残膜清理也主要是农民的责任。由于当前很多农民自身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使得他们可以意识到地膜对环境、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残膜的回收和清理。
3.2 强化回收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在农作物地膜回收处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残膜回收净土工程,将残膜污染治理當做一项长效的公益性质任务,并且将残膜污染治理作为师、团、连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将残膜污染治理任务落实。政府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发挥必要的监督责任,一方面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着手,强化政府的监管,壮大加工龙头企业,使得地膜质量更高,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要完善残膜回收网络,使得残膜回收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带动农户参与到残膜回收工程中,在残膜回收过程中逐步形成三个相互支撑的环境,分别是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
3.3 使用规范地膜确保回收效果
一些本身质量较差的地膜在回收过程中的效果并不好,反而影响地膜回收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规范的、质量较高的地膜,一般农业生产使用的地膜厚度在0.008mm及其以上,最好使用0.010mm厚的地膜,这样规格的地膜在使用之后的碎片较大,可以便于田间回收利用,减少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3.4 培养地膜加工企业
在残膜回收过程中要加强对残膜的回收利用水平,培育加工企业,扩大地膜回收利用范围,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对残膜回收加工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可以给予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促进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更好地开展地膜回收加工。
综上所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地膜残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作物地膜数量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农作物残膜也越来越多,残膜的危害十分严重,加强残膜清理是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任务,要从农民教育、及时回收利用等方面着手,提高农作物残膜治理水平。
(作者单位:8360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八团农机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