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企业合作育人,是一种新型的育人理念,以合作、共享、集成、融合为方式,开展利益相关的多方深度合作,通过合作节约教育资源、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让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双方受益。本研究试图从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合作制定英语课程大纲、与各院系和企业合作,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育评价体系三大方面来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育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职公共英语;协同性
【作者简介】曹瑞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以及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語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英语学科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英语课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共同育人、协同育人的理念,意在探索高职的公共英语课程如何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合作,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切实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被孤立的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英语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未能很好的与以后的就业岗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未能体现英语教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2.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目前,高职的公共英语课堂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教,学生听,围绕大学英语三、四级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片面追求过级率,以英语的过级率来作为一个班级是否能评优的标准之一。长此以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所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被抛之脑后,老师出现职业倦怠,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热情。
3.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讲单词、讲语法,未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实用性极差,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统一学一本教材、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高职英语教学成为了高中英语知识的重复。
4.师资力量弱,缺乏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的互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师一般都毕业于英语教育或者英语语言学专业,具备很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是比较缺乏的,同时,也没有相关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难以达到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高职院校、企业合作育人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1.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合作制定英语课程大纲。英语教师对于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也不清楚,因此,应该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同时邀请企业、行业的专家们一起,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目标下,共同制定课程大纲,确立教学内容,使英语基础知识和企业行业的需要自然衔接,把行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渗透到这个教学过程之中。比如房地产、投资与理财等行业,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会计、审计等行业会涉及到账目表、合作书、协议书等,对英语的读写技能要求比较高,因此,要达到企业、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英语教师就应该与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熟悉行业发展的专家们一起合作,开发高职英语课程,实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与各院系和企业合作,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任教各院系的英语教师应该相对固定,便于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英语教师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专业教师请教专业知识,商量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其次,英语教师应该定期到从教授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查看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了解企业行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教与学。再次,英语教师应该与行业专家们一起,组建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实施合作教学,三方取长补短,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商讨教学重难点,合力完成教学任务。
3.构建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育评价体系。首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构建以英语教师为主体,有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的高职英语教育评价主体,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进入到英语教学的评价之中,这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要考查他们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可以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结果,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参考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口语练习情况、听力测试、期末口语测试等进行多向综合评价,一改一张试卷定期末成绩的固有做法,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最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陈新梅.与院系、企业协同育人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语文学刊,2016(3) .
[2]谢文琴.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职公共英语;协同性
【作者简介】曹瑞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以及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語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英语学科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英语课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共同育人、协同育人的理念,意在探索高职的公共英语课程如何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合作,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切实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被孤立的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英语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未能很好的与以后的就业岗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未能体现英语教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2.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目前,高职的公共英语课堂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教,学生听,围绕大学英语三、四级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片面追求过级率,以英语的过级率来作为一个班级是否能评优的标准之一。长此以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所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被抛之脑后,老师出现职业倦怠,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热情。
3.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讲单词、讲语法,未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实用性极差,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统一学一本教材、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高职英语教学成为了高中英语知识的重复。
4.师资力量弱,缺乏与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的互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师一般都毕业于英语教育或者英语语言学专业,具备很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是比较缺乏的,同时,也没有相关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难以达到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高职院校、企业合作育人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1.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合作制定英语课程大纲。英语教师对于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也不清楚,因此,应该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同时邀请企业、行业的专家们一起,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目标下,共同制定课程大纲,确立教学内容,使英语基础知识和企业行业的需要自然衔接,把行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渗透到这个教学过程之中。比如房地产、投资与理财等行业,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会计、审计等行业会涉及到账目表、合作书、协议书等,对英语的读写技能要求比较高,因此,要达到企业、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英语教师就应该与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熟悉行业发展的专家们一起合作,开发高职英语课程,实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与各院系和企业合作,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任教各院系的英语教师应该相对固定,便于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英语教师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专业教师请教专业知识,商量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其次,英语教师应该定期到从教授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查看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了解企业行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教与学。再次,英语教师应该与行业专家们一起,组建高职英语教学团队,实施合作教学,三方取长补短,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商讨教学重难点,合力完成教学任务。
3.构建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育评价体系。首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构建以英语教师为主体,有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的高职英语教育评价主体,专业教师、行业专家进入到英语教学的评价之中,这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要考查他们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可以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结果,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参考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口语练习情况、听力测试、期末口语测试等进行多向综合评价,一改一张试卷定期末成绩的固有做法,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最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陈新梅.与院系、企业协同育人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语文学刊,2016(3) .
[2]谢文琴.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