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综合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碳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土壤有机碳蓄积、土壤碳释放、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碳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精确估计土壤碳库、开展综合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碳效应研究和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是未来陆地表层碳循环的重点内容。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57),中科院广州地化所领域前沿项目(G1GCX-07-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碳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土壤有机碳蓄积、土壤碳释放、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碳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精确估计土壤碳库、开展综合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碳效应研究和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是未来陆地表层碳循环的重点内容。
其他文献
结合广州市天河路的案例分析,借助交通标准化和规模效益原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手段,尝试重新设计运量大、速度快、时效强的快速城市公共交通干线网络,提出建设广州城市"一路一线"快速公交网络模式的构想。认为"一路一线"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既利于公交车辆的统一调配,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也便于按需发车,缩短等车时间,使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方便快捷。
我国养猪业正在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但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并且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猪只疾病的识别、预防和
基于珠江河口近30年来实测水下地形、航测地形以及海图、卫星影像等大量资料,建立多时段、大范围河口岸线图谱,分区研究河口岸线向水域延伸的速度及速率,以定量表征珠江河口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并简要分析岸线演变对河口地貌轮廓、水沙流路、滩涂湿地等产生的效应。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磨刀门岸线延伸速度最大,年均向东南延伸226m;其次为伶仃洋西岸大角山至珠海金星铜鼓角段,年均向东延伸190m;
气候适宜度评价是进行科学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依据之一。在目前的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研究中,缺乏对气候要素时间分布均匀度的研究。文中尝试借鉴经济学中用于评价社会财富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实现人居环境气候各要素时间分布均匀度的量化评价,结合人居环境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与权重,建立了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昆明市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的评价实例取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说明了评价模型的客观性与有效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针对不足,本文对陕西省西安市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西安
近年来,生物防火林带在控制和预防森林大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选用生物防火林带时,应优选采用优质树苗,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防火林带的质量和防火效率,而且能够最大限度
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对象, 以1980一2012年安定区水土保持措施年报统计数据、 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为基础, 以 “08国标” 为理论指导, 就1980年以来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