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推理性、分析性比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有一些枯燥和繁杂,因此,不少教师通过不断探索,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同时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分组不合理,教师参与度低,讨论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已有的课堂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教学课程改革地推进,课堂模式逐渐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尤其是将这种灵活的课堂模式用在分析性、逻辑性比较强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灵活性和乐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多种能力。但是这其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发现的小组合作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分组不合理,学生参与程度各不相同
  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分组。如何将小组分得合理也是多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进行分组都是以成绩为依据进行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地分配在各组。希望每个组之间水平基本相同,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但是这样的分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等因素,导致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小组讨论参与度低,或者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小组讨论的思路。
  现在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和性格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因此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心理的想法,并在分组过程中考虑到其中的因素。在以成绩为基础进行分组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小组进行调整,根据每名同学的特点建立合作关系。另外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时,可以由同学们自行推选同学代表小组发言,然后教师点名请较内向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受益,既提高对知识的把握,又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讨论内容选择不当,拉低了课堂效率
  教师在讨论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慎重。目前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讨论问题设置不当,要么是设置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却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影响了教学进度;要么是设置的问题较难,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讨论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进行大量的补充讲解,降低了课堂效率。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能力不够了解,没有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思路混乱,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在充分备课,对课堂讲授知识难易程度有一个总体的把控之余,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充分思考一下什么问题应该引入小组讨论,什么问题很难从小组讨论中得到解决。当问题属于一个拓展性思考问题且多数学生一个人很难解答时,才应该考虑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好的讨论问题是一个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应当巧妙且具有思考性。以教材重难点为核心,设置一些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平行线”这一节课中,在教授了平行线相关知识后,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出平行线。学生经过思考发现,用三角尺和直尺可以画出平行线,由此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
  三、教师参与度低,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多重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也可以是讨论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思路的引导者。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撒手不管,学生自行讨论,导致讨论时间秩序混乱,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学生讨论与问题无关的内容。而参与讨论的学生也有可能思路错误,导致讨论效率低下或讨论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师由于对学生了解不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设置和引导,使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意思,讨论偏题,最终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这些情景,磨灭了小组合作原本的意义,适得其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的知识和思路毕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该有比较高的参与度,在课前设置问题的时候就应当提前预想学生思路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正确的引导方法,在小组之间巡视并对思路错误的小组进行及时更正,帮助没有思路的小组打开思路。但是这个过程也应当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过度引导影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沟通的方式,以平等、亲切的角度和学生进行沟通,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契机。通过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学生的讨论成果可能依旧有缺陷。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更正和补充。另外,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反馈,即评价,既要综合学生特点和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表現进行评价,也要对知识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雅男.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J],2017(6)
  [2]张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J].2019(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其教学质量是一直家长关注的重点。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中国不具备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英语能力,就成了广大教师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注重基础教学”“注重习题讲解”“注重课堂活动”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
期刊
摘 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纵观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触字、憋字、凑字。这些现象不仅难以让学生取得高分,同时还会让他们失去写作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情境写作教学之心理描写的妙用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希望。  关键词:情境写作教学;心理描写  情境教学一直被广大教师所津津乐道,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引入学生到具体的学习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展开教学活动,并且引导小学生掌握好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学习,对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也便针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且试析几点有效的应用方式,以期能进一步发挥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性。  关键字: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培养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数学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及落实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给小学数学教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路径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众多的教学手段已经应用到各个阶段的教学当中。其中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改善傳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课堂的原则,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引言: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新课改下,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好课本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各方面的创新能力。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人类在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大时代。毫无疑问,知识经济的核心部分就是创新。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
期刊
摘 要:作文伴随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学到高中,作文都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大头”,即使是到了大学,虽然授课老师并未明确规定身为一名大学生要写作文。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作文即便不用写,期末论文也要写。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仅来源于优美词句的长运用,更要有善于打动人心的情节。  关键词:魅力;小学语文;作文;措施  如何以一种客观的表述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如何将自己的情怀完整且有条理性的表述出来?答案不言
期刊
摘 要: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种扩展。借助数学作业,学生可以很好地对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而且通过完成数学作业,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如今,我国的教育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课改政策也已落实。教师在对初中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对作业的典型性与精炼性进行保证。只有这样,它才能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基于此,本文围绕
期刊
摘 要:当前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阶段,教师选择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复习方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展开数学中考总复习活动则对学生的复习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便针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字: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应用  引言: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数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不断贯彻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在平常的课堂当中,使教学方式不再单一,课堂也呈现出和之前不一样的氛围。但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存在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很多时候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能成为老师预想的那样。所以,老师还是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教导学生,真正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让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备课;课堂教学  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