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的发展探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无论媒体形式如何,以新的理念、思维、模式和机制来适应持续变化的视听环境都成为必然选择。新闻的真实感与体验感促进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同时重塑人们的新闻认知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迅速发展,媒体有必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清楚相应的技术推动,着重从更新内容与渠道、引入新兴直播技术、强化二次直播体验等方面推进网络新闻直播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发展需要。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网络直播;新闻直播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48
  在网络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融入越来越深,家人们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光急剧减少,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已经习惯通过手机浏览一切。基于这样的融媒体环境,新闻直播作为新闻报道中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门槛明显降低,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网络新闻直播,为传统媒体提供宝贵机遇,发展网络新闻直播势在必行。
  1. 融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发展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改变媒体存在形式,新旧媒体的融合给予社会更多变化。网络新闻直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相比时效性更强,可以随时看到受众的留言,了解他们的想法,增加新闻传播的互动性。而且随着媒体融合的日益深入,新旧媒体的界限逐渐消失,基于互联网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不断增多,传统媒体在其影响下必须走向改革,借助网络直播及时以及参与性高等特征,在传播设备以及技术条件的辅助下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寻找更好的方向和道路。因此,网络新闻直播表现出较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在场感等,而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趋势下暴露出内容与渠道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直播体验不足等问题,发展网络新闻直播显得至关重要,需要利用融媒体发展优势解决好新闻直播问题,让新闻更好地服务社会,营造更文明、更健康的舆论氛围,促成媒体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融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发展的技术推动
  利用網络进行新闻直播一般不会被地域和时间所限制,也不会有传播面的约束。虽然网络新闻直播的门槛较低,但受众性良好,大众更容易接收,这和良好的技术推动密不可分。
  每一个网络新闻直播平台均配备形式各异的线上服务,尤其是那些营利性直播网站。为了更有效地吸收更多使用者,在新闻直播中往往会加入充满趣味的线上服务,而根据新闻联播、商业模式的整合,网络新闻直播通常会推出门票、调查等线上服务,使互动更有趣,增加互动人群。另外,利用点赞、转发、分享等技术手段可以极大地提升大众关注网络新闻直播内容的程度。特别是视频点赞技术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他们积极构思有趣的、见解独到的评论,努力获取点赞,点赞数量越多的内容越能成为焦点。相比点赞,转发和分享的技术更能增加用户活跃度,体现出受众和媒体、受众和受众的互动。随着直播技术日益成熟,各个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新闻聚合平台等有机结合网络新闻、直播技术,在移动客户端或者网站的首页直接嵌入网络新闻直播窗口,增强市场竞争力。
  3. 融媒体环境下推进网络新闻直播发展的建议
  3.1 更新内容与渠道,有效提升竞争力
  在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之中,内容始终是媒体发展核心,不过新闻直播内容伴随传播媒介的改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媒介融合理念下,传播新闻的各种方式层出不穷,基于实质内容添加新闻活力,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直播既要注重实质内容,又要关注受众习惯的或者喜欢的接收渠道,提供更好的服务。
  针对网络新闻直播内容,以网络视频为基础进行新闻直播能够增强感官特性。例如受众在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利用弹幕的形式参与直播内容互动。弹幕主要是指在网络新闻直播屏幕上闪现的评语,和评论相比表现出简短化、碎片化和娱乐化等特征,体现弹幕互动的随时性、随意性,受众因为弹幕的存在可以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评论和弹幕相比以视频框之外的评语为主,存在长期性特征,若不是人为特意删除,评论就永久存在。用弹幕的方式互动会被字数限制,评论则不会。另外,基于评论功能增加点赞,评论的点赞数量增加,排名靠前。除了文字内容,互动还可以使用表情,呈现受众的言外之意。
  针对网络新闻直播渠道,很多时候可以依托新闻直播的实时性第一时间回应新闻要素。媒体的新闻直播平台经常会参考社交网站,构建爱好者群,内部成员大多为直播观众、新闻爱好者。成员们实时在群里发送身边出现的新鲜事物,很好地缩短新闻传播距离。例如媒体的新闻APP根据不同分类设置经济、社会、体育等交流群,成员在群里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拉近受众心理距离,提高传播效果,进而帮助媒体提升竞争力。基于线上的讨论交流群,进入观众视野的线下活动越来越多。例如媒体和网络直播平台联合举办新闻摄影活动,凭借网络新闻直播的多地联动性让广大新闻摄影爱好者获得心得交流机会。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可以更直接地提高用户参与感。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当下媒体吸收用户资源非常重要的渠道,绝大多数网络新闻直播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利用一系列宣传鼓励使用者关注,参与社交平台,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3.2 引入新兴直播技术,突破技术瓶颈
  在网络直播十分流行的融媒体时代,不管是组建直播团队还是和社交媒体的直播合作,都要利用直播技术抢占用户市场,成功吸引受众注意。互联网用户关注新鲜事物的欲望很高,利用新兴直播技术解决新闻同质化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网络新闻直播对传统媒体而言属于新事物,需要更新直播设备,同时不断学习网络直播技术,体现传播优势之间的融合。例如传感器、大数据和VR设备的出现使新闻直播方式出现巨大变革,利用无人机拍摄、VR全景技术等增加直播的科技性、趣味性,以此赢得用户市场。如今很多手机也能实现专业的现场直播,传统媒体要加强VR全景、无人机拍摄等直播技术的应用,专门安排人员学习新兴直播技术,直接将其用在网络新闻直播上,融入新闻采访、活动直播等,变成常态。针对技术平台也要及时改进,植入新兴技术,尽可能消除出现在网络新闻直播中的技术问题,真正让新闻节目活起来。   除此以外,运用4G回传技术,借此构建4G直播技术,通过智能终端+4G背包的IP回传随时随地实现网络新闻直播;P2P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前者是指点对点对等网络技术,提供流媒体直播中的流数据网络、直播源的传输与回放基础,通过在网络新闻直播中使用智能终端设备,获得高度压缩的直播源文件,音视频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以较小内存向流媒体服务器传输,服务器修改以后实时传输和解码;5G技术,即第五代通信技术,和4G网络比起来5G网络的移动性和网络流量密度、数据连接密度等属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支持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高速移动状态之下的音视频文件的传输与接收,进一步拓展网络新闻直播的范围和应用场景,更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交互性、在场感,更新新闻发展形式,促使新闻传播业态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变革,提高媒体融合发展深度。
  3.3 强化二次直播体验,挖掘传播价值
  网络新闻直播拥有二次传播功能,有了内容与渠道、技术的支持,在结束直播以后还需要通过完善的后期制作来挖掘新闻传播价值。
  第一,网络新闻直播的实时性并不会妨碍二次观看节目。结束一场新闻直播以后若还在推荐位有推荐,就可以显著增加流量。直播回放是网络新闻直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直播平台数量庞大,不仅体现成绩,也是良好的直播能力展现方式。新闻编辑在直播结束后可以筛选节目,按照内容与成绩等标准将直播效果较好的新闻保留下来,设定一个参与人数的及格线,低于及格线就定期清理。需要注意的是兼顾内容和流量,例如有关两会委员提案探讨的时政类直播拥有显著的新闻价值,但不一定有高的流量,所以当直播内容不错,即便流量不高也要适当保留。
  第二,做好网络新闻直播视频的剪辑加工。结束直播后挂上回放,直播信号不稳等因素则是不可控的,影响回放视频的完整性,需要剪辑人员加工,删掉黑屏内容,尽可能让画面流畅。在结束直播之后信息传递要求也失去实时性,在短时间里清楚地陈述新闻事件成为受众回放直播的基本需求,需要编辑按照直播过程剪辑出针对性强的精彩片断,加入直播回顾栏目,方便受众快速了解网络新闻直播内容。而且在更新的直播页面有直播看点,打好视频进度条的关键点,帮助受众快速找到回放中的兴趣点。网络新闻直播的后期剪辑制作也可以通过PC端实现二次传播,基于直播回放整合形成直播专辑,提高二次传播的播放量。
  第三,将网络新闻直播的幕后故事揭秘作为直播选题。这是网络新闻直播选题的新思路,例如网络新闻直播结束以后受众热情不减,出境记者专门为网友解答怎么进行直播、使用了哪些设备、遇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等,让受众可以了解直播背后的故事,在直播之后扩大传播,充分挖掘网络新闻直播的价值。
  4.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形式的媒体相互融合、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善于利用网络新闻直播更好地营造新闻在场感,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多样化的直播,让优质新闻传播内容顺利回归主位,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价值。展望未来,融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直播可以更加多样化,内容也能更加丰富,让服务更加到位,只要媒体坚持以互联网思维、融合思维走好融媒体发展道路,就能趋利避害,获得显著优势,促进网络新闻直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艳.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世界,2020(05):44-46.
  [2]徐妙.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及其互动过程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8(02):190-210.
  [3]李斌.电视新闻直播与网络手机端融合的有效性探究[J].传播力研究,2020(07):63+65.
  [4]王婉.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絡新闻直播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15):105-107.
  [5]范佳.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直播发展之路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24):237-238+24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5G时代的到来,我国网民数量在不断攀升。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以其传播速度快、播放时间短、轻量化的特点,迎合了用户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化的分析体系的建立对于短视频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短视频的推送和发展,将进一步结合人们的心理预期,满足大众喜好。在这一过程中,融媒体时代的媒体格局、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等都发生
期刊
【摘要】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一种自动执行多媒体播放指令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播放单元和应用单元两个子系统,其中播放单元的作用是播放影视资料;而应用单元的作用则是修改主开机记录(MBR)的设定,以实现在开机后应用单元能快速准确对应多媒体播放单元,并执行播放指令。该系统的应用能随时随地满足受众的观影需求,具有广阔的消费群体。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
期刊
【摘要】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之间的完美融合、相互促进、携手共赢,新媒体时代大幕终于全面开启。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日常新闻采访工作无疑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核心内容,电视新闻记者自身的采访理念、采访策略与采访技巧的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展开一定探索与分析,以供借鉴和参
期刊
【摘要】许多中华老字号如今正面临着惨淡甚至亏损的经营,长沙老字号“玉楼东”,发展情况同样并不乐观。本文主要从玉楼东当前最棘手的问题出发,运用SWTO理论进行分析,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进行分析,找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而提出合适的发展对策;使老字号“玉楼东”能够在当下的环境下打开知名度,成为家喻户晓的湘菜馆。  【关键词】玉楼东;SWTO理论;传播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通话、视频直播、图片处理、文本传输和AI智能算法等强大技术,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高速发展,催生出许多“国民级”移动运用软件,新闻传媒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发生了巨大变革,改变了媒体传播格局和媒体内容生产方式。比如在H5、AR/VR视频、无人机航拍、AI智能算法等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公司、媒体机构创新使用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设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新时代,新媒体日益兴盛,新闻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强化传播效果。本文主要度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与传播效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编辑质量,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强化新闻传播效果,促进广播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广播;新闻编辑;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部分企业已经将新媒体营销引入到企业日常营销当中,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优点。本文通过对 新媒体营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于当前新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针对当前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当前价格体系有待健全、新媒体营销的最终成果无法衡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作为新媒体的营销,商家应该对于商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消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获得快速发展,为了提升我国广播节目的质量水平,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播出过程中的意外错误与异常,必须在广播播出过程中合理运用音频对比系统,保证广播信号与播出节目的内容保持完全一致,做好防漏播、防错播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化音频比对系统的核心功能、内在原理,并指出了在我国广播系统中使用音频对比系统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在广播播出过程中合理应用音频对比系统的正确路径。  
期刊
【摘要】新时期,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信息也逐渐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对此,本文着重站在媒体融合的角度,对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宣传;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在移动互联的影响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媒体产生的流量、数据都需要传达到手机的终端,否则所有的传播效果都无效。在当前的网络发展中,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短视频等方式,成为了传播的主要途径,加大了生产速度,传播起来更加方便和便捷。本文从移动互联的角度出发,对内容生产规律和传播规律展开了探讨,发表了几点见解。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