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守责于平凡中铸造非凡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举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旗下的BJ40越野车,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礼炮牵引车军方唯一指定用车”,担当起护送“国之礼器——礼炮”的使命。这是北汽车辆再一次与祖国共同经历重要历史时刻。从1966年毛泽东主席站在BJ212车上阅兵,到1984年BJ212亮相国庆35周年阅兵,又到国庆50周年BJ2020驶过天安门广场,再到国庆60周年“北汽勇士”荣耀亮相,北汽集团一直凭借旗下最优秀的产品,参与新中国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份殊荣的背后,北汽人也深感责任重大!究竟是什么推动北汽在民族汽车产业中脱颖而出?带着几分敬意与好奇,本刊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北汽集团档案工作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探寻着心中的答案……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融入集团化发展大格局
  北汽集团成立于1958年,是涵盖整车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投融资等多种业务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从1958年6月20日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开进中南海至今,北汽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创造出令世人为之自豪的奇迹与荣耀。作为见证北汽发展,保存北汽记忆的档案工作,近年来随着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此,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其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管理方式。
  据分管档案工作的北汽集团副总经理陈江介绍:“北汽集团的档案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了由集团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分管、档案人员专管、部室兼职档案人员兼管的管理体系,为集团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对此,陈江副总经理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即从集团层面由集团办公室作为主管的归口部门,负责牵头管理,它不但面向集团本部同时也指导监督下属各个二级企业的档案工作;办公室分管的档案室作为专业化部门承担主责,与各二级企业的档案部门构成协同配合的关系。目前,北汽集团档案工作的这一套管理体系因其健全完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而受到集团上下的一致认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除了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外,北汽集团领导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部署档案工作,探索实施了北汽档案集约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规划、成立机构、强化标准、注重落实等手段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使北汽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鲜明的集团化和标准化特色。
  采访中,陈江反复强调“北汽的档案工作已经融入到企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融入到集团的战略发展中”。在北汽每5年的战略规划中,档案工作计划作为其子战略分步实施。即集团每年下达的年度任务中都涵盖了对档案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硬性指标和管理指标,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及完成时间节点,列入对下属二级企业领导经营责任的年终考核。其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挂钩,体现在工资收入中。”陈江如是说。
  2014年,北汽集团还成立了“北汽档案馆”,并将其定位于既有利于更好地保存集团重要档案,又有利于服务各级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集“收集接收中心、安全保管中心、利用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窗口”。这是北汽集团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战略转型、强化集团管控、完善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大突破。同年,北汽集团还设立了以重大实物档案为载体的“北汽铭誉展室”,集中展示全集团所获得的各类荣誉、专利及品牌成果,不仅成为北汽档案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北汽集团档案工作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教育基地。目前,北汽铭誉展室共有展品1170件,已成为北京市工业系统第一家专门集中展示荣誉和实物档案的专业展室。
  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是北汽集团档案工作的又一特点,也是深化和加强档案工作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往,集团和各个二级企业在档案工作的管理体系、制度、流程及方法上各有自己的做法,标准不一致,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和疏漏,不利于管理。档案的标准化建设就是要在集团层面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在制度、流程及术语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形成集团自上而下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用同一个标准做事。”陈江坦言。目前,北汽集团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形成了14个统一标准,内容涵盖档案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包括:档案设施设备及重要档案的防腐防霉要求、档案借阅管理办法、库房管理办法、统计管理办法、保管与鉴定销毁管理办法、档案工作者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档案数字化标准、声像档案管理办法、重大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标准化建设增强了全员心目中档案工作集团化的概念,提高了集团的管控能力和工作效率。”陈江不无感慨地说道。
  此外,北汽集团还制定了《企业档案工作综合评估实施细则和评估标准》,在全集团开展档案管理综合评估工作,并实施每两年一次的动态评审。集团根据各单位档案工作实际,评选出示范单位、优秀单位和合格单位。该评估涵盖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基础业务、开发管理等企业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集团依托评估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打分,对照评估细则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夯实档案业务基础建设,助推集团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6月的“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活动中,北汽集团也举办了“档案·见证历史”的大型展览。展览以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大量史料展示了北汽集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是对北汽历史的回顾和北汽精神的弘扬。此次展览因史料的珍贵价值和丰富性而受到北京市档案局、北汽集团各级领导及员工们的一致赞誉。同时,展览的成功举办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北汽集团在档案的收集、利用等基础业务建设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其他文献
摘要:档案馆应在强化和扩展文化休闲、娱乐、消遣功能的基础上,从创新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构建档案馆虚拟公共文化空间、提供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三个方面,构建公共文化空间。  关键词:创新档案馆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空间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其文化休闲功能,公众心灵驿站和精神家园作用是非常独特的,是其他文化机构无法替代的。档案馆构建公共文化空间,是体现档案馆社会性、公共性、公益性、文化性、开放性、现
东城区档案局多举措提高档案统计年报工作质量一是创新方式保进度,通过微信发送培训短视频;二是专人负责抓质量;三是积极沟通促提升,指导人员逐一核对数据,并协助修改;在高效准确完成2017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的同时,依托此项工作督促各单位清查本单位室藏档案情况,使档案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水平。(朱文)  朝阳区档案局网站合并及数据迁移项目通过验收因区档案局与区志办机构合并,项目将原区志办网站内容合并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伴随着3月的到来,举世瞩目的“两会时间”如约而至。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两会召开期间,听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档案工作的呼声:“务必要收好管好用好村级档案”“用制度关爱档案人的身体健康”“档案要为加强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提议无疑说明了档案工作在新时代的国家建设中愈发重要,无不激励我们档案人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3月9日,北京市召开
北京“十三五”文化规划将“西山文化带”的保护与利用列入主要任务,可见北京市委市政府已认识到西山重要的文化地位,并希望借“西山文化带”的保护与开发,加速首都文化中心的建设。“西山文化带”的说法虽已提出,但尚存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譬如其基本的地理范围,各方观点不一,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欲明确今日“西山文化带”的地域范围,不妨从古人对西山及其地理范围的认识入手,以古鉴今,或许更有一番别样的收获。  一、
本刊讯近日,北京市档案局(馆)相继召开党组会和全体处级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会上,局(馆)长程勇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世炬,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李明华的讲话精神,并就会议研讨交流情况向大家作了通报。程勇同志强调指出: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以全国档案
在今年的“国际档案馆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当天,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城建档案馆”)举办了“1949年北京城原状模型”展。展厅内,一位八旬高龄的北京老人在模型前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甚至在当天展览结束后又反复多次恳请工作人员允许他再次回到展厅观展。当这位老人终于在模型中找到他儿时在北京居住的院落时,竟激动得难掩泪水,兴奋地对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和当年一模一样
东城区档案局会同区商务委推进老字号企业档案工作前不久,区档案局与商务委联合国资委、文化委等单位共同推进老字号企业档案工作,区档案局提供档案收集整理专业指导,介绍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并发放《企业档案工作文件汇编》,鼓励各企业进一步依法依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鞠艳)  朝阳区档案馆开展朝阳生活记忆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受邀人讲述了南下坡穆斯林不顾个人安危,埋葬马骏烈士及阿訇营救革命人士等故事,生动地复原了当年的
全民族抗战第一枪从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打响,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经过了80载。在这80年的时间里,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华夏儿女一直在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不断奋斗。为了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档案部门就是要从历史的启迪中明辨前行方向,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本期“特别关注”栏目重点推出《2017年“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九届“档案馆日”活动圆满完成》一文,就“国际档
10月是新中国的国庆之月,1959年的10月,则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大庆之月。谁能想到,谁又会料到,在中国人民欢庆十周年大庆的日子里,竟会有敌机侵入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上空。虽然这事上了《人民日报》,而且参与该事件的民兵成千上万,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并没有在北京的百姓中传播开来。  一、有关这场空战的报道  许多北京市民,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同志可能会问:“竟有这样的事吗?我怎么不知道?”这事还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这首在北京流传了四百多年的童谣,讲得便是昆玉河畔的慈寿寺塔。如今,此处已经被辟为公园,看上去平淡无奇。谁又能想到当年兴建此塔的理由颇为吊诡,竟然是源自明朝万历皇帝生母——慈圣太后李氏的一枕黄粱。可是,太后贵为皇帝的生母地位尊贵,崇佛建塔难道还需要托名梦境么?实际上,这与万历时期,乃至有明一代的佛教发展史息息相关。出于为尊者讳的缘故,《明实录》等官方档案对于这位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