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等价变形题指导学生解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数学应用题,因为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运用非等价变形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解答。
  例1.一个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有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题目中正方形的面积是个非完全平方数,如果要让学生求出圆的半径,然后再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学生是无从下手的。
  因此,可先出示这样一道比较题:“已知一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有一个面积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能很快理解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为1厘米,因此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面积最大的圆的面积为:3.14×(1÷2)2=0.785(平方厘米)。
  在学生求解出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面积最大的圆的面积后,教师可再将此题同例1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求出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面积最大的圆的面积为: 0.785×20=15.7(平方厘米)。
  例2.某校上学期共有学生1040人,本学期有学生1360人,其中男生比上学期增加48%,女生比上学期增加20%,求这所学校本学期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题中的两个百分率无直接关系,给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可先出示这样一道比较题:“某校上学期共有学生1040人,本学期男女生都比上学期增加了20%,求本学期这所学校共有多少人?”
  学生很快求出答案,本学期学校有学生:1040×(1+20%)=1248(人)。
  然后再将此题同例2进行比较,学生便发现“男女生都比上学期增加了20%”与例2的“男生比上学期增加48%,女生比上学期增加20%”相关的人数则为:1360-1248=112(人)。因此,可求得上学期的男生人数应为:112÷(48%-20%) =400(人),所以,本学期的男生人数为:400× (1+48%)=592(人),本学期的女生人数为:1360- 592=768(人)。
  例3.某校学生步行去进行郊游活动,在离开学校3千米处,张老师发现有物品遗留在学校,马上骑自行车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返回学校,拿了物品后又追赶学生队伍,已知学生队伍每小时行4千米,求张老师离开队伍几小时又追赶上学生队伍?
  分析与解答:题目不明确张老师从何处追及,以及追及的距离有多长,学生感到无法下手。
  因此,可设计以下一道比较题:“某校学生去进行郊游活动,每小时行4千米,队伍离开学校6千米后,张老师才骑自行车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去追赶队伍,问张老师几小时能追赶上队伍?”
  学生很快求出答案:张老师追赶上队伍的时间为:6÷(9-4)=1.2(小时)。
  然后再将此题与例3进行比较,学生很快看出,张老师在队伍离开学校3千米处返回学校去拿取物品,然后再追及队伍,追及的距离即为当时队伍与学校距离的2倍。因此,学生很快求出例3的答案,张老师追赶上队伍的时间为:3× 2÷(9-4)=1.2(小时)。
  例4.某工厂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小时加工30个,则比规定时间晚完成 1小时,若每小时加工48个,则比规定时间少用半小时,如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小时要加工几个零件?
  分析与解答:学生对题目中“比规定时间晚完成1小时”与“比规定时间少用半小时”这两个条件不理解,因此会感到难以求解。
  因此,可出示下列一道比较题:“甲、乙两人同时骑摩托车从A地到B地,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每小时行30千米,经过若干个小时,乙离 B地还有36千米,甲超过B地24千米,这时两人如果立即掉头往回走,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问甲追上乙要几小时?”
  这是一道追及应用题,学生能很快列式解答,甲追上乙要用的时间为:(24+30)÷(48-30)= 3(小时)。
  然后再将此题同例4进行比较,学生即能发现,比较题的追及时间即为例4中加工这批零件的规定时间,因此学生很快求出加工这批零件的规定时间为:(30+48÷2)÷(48-30)=3(小时)。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批零件,每小时要加工的零件个数为:30×(3+1)÷3=40(个)。
  例5.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小班,每人5个则余10个,如果分给大班,每人8个,则有一人分到6个,已知小班比大班多3人。问这筐苹果有几个?
  分析与解答:这题比一般的盈余问题多了“小班比大班多了3人”,因此有的学生会望而却步,不知所措。
  因此,可出示这样一道比较题:“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5个,则余25个,如果每人8个,则少2个,问这筐苹果共有几个?”
  学生能很快列式求解,大班人数为:(25+2)÷ (8-5)=9(人)。这筐苹果的个数为:9×8-2=70 (个),或5×9+25=70(个)。
  然后再将此题同例5进行比较,学生也能很快知道,小班比大班多3人,即大班每人分5个则要多余:5×3+10=25(个);分给大班每人8个,有一人只分到6个,则少:8-6=2(个)。因此,学生能够迅速求出这筐苹果的个数为:8×[(25+2)÷(8—5)]-2=70(个)。
  例6.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30天完成,如果甲单独做24天后,乙再加入合作,两人合作12天后,甲因有事离开,由乙再单独做了15天才完成这项工程。问这项工程如果由甲单独做要用几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因为甲、乙两人做的时间前后不同,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
  因此,可出示这样一道比较题:“一项工程,甲、乙合作30天完成,如果甲、乙两人合作 27天后,甲再用了9天才完成,求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用几天才能完成?”
  学生很快求出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用的时间为:9÷(1-1/30×27)=90(天)。
  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此题同例6进行比较,学生即能发现,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学生也能很快求出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用的时间为:(24-15)÷[1-1/30×(15+12)] =90(天)。
其他文献
“我现在感到学习数学特别有兴趣,课堂上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由我们自己去学,分小组共同探究。”“我以前不喜欢学习数学,但现在我一学就入迷,从中学到不少数学知识,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这是课改后学生下课议论的情景。我校是全市新课程实验四所试验学校之一,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实验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力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探究 
近几年来,中考中出现了写“一句话广告式宣传语”之类的小作文这类小作文在中考总分中占10分左右,一般要求语言精练富有文采,而且大多有字数限定,即要在有限的文字内表达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等    要使语言精练且富有表现力,必须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等的锤炼如为“减负”拟广告宣传语,就可以是“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减轻学生负担刻不容缓”在这则广告宣传语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