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固原地区国槐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催芽、播种、苗期管理、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国槐;育苗技术;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 S79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70-01
国槐,又名槐树、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大,高10~15 m,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在园林绿化中多被用作行道树、庭院树等,也是目前嫁接龙爪槐等观赏品种的唯一砧木树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种子采集
在种子成熟期(10月)选择树形丰满、健壮、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采种。此时种粒饱满,干物质充满种皮内部。
2 催芽
播种前,用45 ℃温水浸种2 d,换水频率为1~2次/d,捞出,去除外皮,冲洗干净后置于20~25 ℃室内催芽,每天翻动1~2次,以利于通气,并洒水补湿,5~7 d后有1/3种子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3 播种
3月下旬进行条播,行距20~25 cm,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沟深2 cm、宽10 cm),覆土厚度1.5~2.0 cm,用地膜将播种沟覆盖。播种量120~150 kg/hm2,7~10 d后幼苗出土。
4 苗期管理
4.1 间苗
一般结合浇水进行3次间苗:第1次间苗在苗高3~4 cm时进行,间去过密苗和病、弱、小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进行第2次间苗;第3次间苗在苗高10~15 cm时进行,同时进行定苗和移苗,保持株距为10~15 cm。如需移、补苗,可选阴雨天带土移补,栽后浇水[1-3]。
4.2 施肥
当幼苗3~4片真叶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施尿素75 kg/hm2,以后结合浇水再追施1~2次,并结合土壤条件追施复合肥(磷酸二氢钾)120 kg/hm2即可。9月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4.3 灌水和除草
要注意墒情,及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若表土板结形成硬盖,可以直接用水将硬土盖浸湿,或用钉耙破除,将压在硬盖下的幼芽扶正,盖上松土。幼苗出齐后,隔15 d灌溉1次。雨季注意排水,并适当控制浇水量,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期要随时松土除草,保持苗田清洁。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冬灌[1-3]。
4.4 整枝
4.4.1 合理整枝。控制不具竞争力的侧枝生长,当粗度达到主干粗度的1/2时应及时剪除。影响主头生长的竞争枝要及时剪掉。一般不剪水平枝和接近水平枝,让其自然整枝[1-2]。
4.4.2 保持合理的密度。地径2 cm的小苗、胸径4 cm以上的大苗分别留苗4.50万~5.25万、1.2万株/hm2。
4.4.3 截干。一般7月上旬将顶端弯曲的部分剪断,发出新枝后,选择一个垂直向上的枝作新的主干。
4.4.4 再次截干。对2~3年的苗木,当春季生长时,如果没有明显的主头或是主头偏斜,应再次进行截干,剪口选在开始偏斜部位即可[1-3]。
5 虫害防治
5.1 槐蚜
又名油虫,每年发生数代,以成虫或若虫群集为害嫩梢、花序及荚果,同时诱发煤污病。次年3月上、中旬大量繁殖,5月迁飞危害,以5—6月危害最重。8月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基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防治方法: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1-3]。蚜虫大量发生时,可用40%乐果、10%蚜飞净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
5.2 槐花球蚧
主要以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危害,使枝梢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固定枝条下群集越冬,第2年的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雌雄分化,5月初交配,中下旬产卵,产卵量4 000~4 500粒/头。雌虫产卵后死亡,介壳下充满卵粒,卵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转移到叶片危害,9月下旬回到枝条上固定越冬[1-4]。防治措施:①树木发芽前用5 °Bé石灰硫磺合剂喷洒树冠,消灭越冬若虫。②4月中旬至5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底喷40%乐果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亦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对水(1∶1),或30%乐果原油加70%壹缩乙二醇溶剂3 kg/hm2,超低容量喷雾,杀虫率达95%左右。另外,还有槐尺蛾、朱砂叶螨等其他害虫的危害,防治可参考以上槐蚜、槐花球蚧[5-6]。
6 参考文献
[1] 刘石法.国槐育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0(1):62,90.
[2] 刘雅欣,王建召,杜向前.国槐苗木的整枝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3(1):27.
[3] 黄文盛.金链花生产扩繁及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 苗艳光,王杰.国槐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11):35.
[5] 王彦,李娜,岳霞,等.河套地区国槐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2(1):25.
[6] 寇凤仙,王丽.塑料大棚冬季国槐育苗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7):30.
关键词 国槐;育苗技术;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 S79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70-01
国槐,又名槐树、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大,高10~15 m,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在园林绿化中多被用作行道树、庭院树等,也是目前嫁接龙爪槐等观赏品种的唯一砧木树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种子采集
在种子成熟期(10月)选择树形丰满、健壮、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采种。此时种粒饱满,干物质充满种皮内部。
2 催芽
播种前,用45 ℃温水浸种2 d,换水频率为1~2次/d,捞出,去除外皮,冲洗干净后置于20~25 ℃室内催芽,每天翻动1~2次,以利于通气,并洒水补湿,5~7 d后有1/3种子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3 播种
3月下旬进行条播,行距20~25 cm,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沟深2 cm、宽10 cm),覆土厚度1.5~2.0 cm,用地膜将播种沟覆盖。播种量120~150 kg/hm2,7~10 d后幼苗出土。
4 苗期管理
4.1 间苗
一般结合浇水进行3次间苗:第1次间苗在苗高3~4 cm时进行,间去过密苗和病、弱、小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进行第2次间苗;第3次间苗在苗高10~15 cm时进行,同时进行定苗和移苗,保持株距为10~15 cm。如需移、补苗,可选阴雨天带土移补,栽后浇水[1-3]。
4.2 施肥
当幼苗3~4片真叶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施尿素75 kg/hm2,以后结合浇水再追施1~2次,并结合土壤条件追施复合肥(磷酸二氢钾)120 kg/hm2即可。9月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4.3 灌水和除草
要注意墒情,及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若表土板结形成硬盖,可以直接用水将硬土盖浸湿,或用钉耙破除,将压在硬盖下的幼芽扶正,盖上松土。幼苗出齐后,隔15 d灌溉1次。雨季注意排水,并适当控制浇水量,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期要随时松土除草,保持苗田清洁。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冬灌[1-3]。
4.4 整枝
4.4.1 合理整枝。控制不具竞争力的侧枝生长,当粗度达到主干粗度的1/2时应及时剪除。影响主头生长的竞争枝要及时剪掉。一般不剪水平枝和接近水平枝,让其自然整枝[1-2]。
4.4.2 保持合理的密度。地径2 cm的小苗、胸径4 cm以上的大苗分别留苗4.50万~5.25万、1.2万株/hm2。
4.4.3 截干。一般7月上旬将顶端弯曲的部分剪断,发出新枝后,选择一个垂直向上的枝作新的主干。
4.4.4 再次截干。对2~3年的苗木,当春季生长时,如果没有明显的主头或是主头偏斜,应再次进行截干,剪口选在开始偏斜部位即可[1-3]。
5 虫害防治
5.1 槐蚜
又名油虫,每年发生数代,以成虫或若虫群集为害嫩梢、花序及荚果,同时诱发煤污病。次年3月上、中旬大量繁殖,5月迁飞危害,以5—6月危害最重。8月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基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防治方法: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1-3]。蚜虫大量发生时,可用40%乐果、10%蚜飞净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
5.2 槐花球蚧
主要以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危害,使枝梢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固定枝条下群集越冬,第2年的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雌雄分化,5月初交配,中下旬产卵,产卵量4 000~4 500粒/头。雌虫产卵后死亡,介壳下充满卵粒,卵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转移到叶片危害,9月下旬回到枝条上固定越冬[1-4]。防治措施:①树木发芽前用5 °Bé石灰硫磺合剂喷洒树冠,消灭越冬若虫。②4月中旬至5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底喷40%乐果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亦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对水(1∶1),或30%乐果原油加70%壹缩乙二醇溶剂3 kg/hm2,超低容量喷雾,杀虫率达95%左右。另外,还有槐尺蛾、朱砂叶螨等其他害虫的危害,防治可参考以上槐蚜、槐花球蚧[5-6]。
6 参考文献
[1] 刘石法.国槐育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0(1):62,90.
[2] 刘雅欣,王建召,杜向前.国槐苗木的整枝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3(1):27.
[3] 黄文盛.金链花生产扩繁及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 苗艳光,王杰.国槐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11):35.
[5] 王彦,李娜,岳霞,等.河套地区国槐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2(1):25.
[6] 寇凤仙,王丽.塑料大棚冬季国槐育苗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