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与数字身份生产:快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土味文化研究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视角,对快手平台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味文化视频的视觉呈现及关系权力建构,认为土味文化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分别是作为拼贴与同构的风格化的混合性、被规训和被塑造的"身体展演"的神话性、基于群体性身份再生产和经济利益获取的非抵抗性、受到主文化逆向抵抗和政治校正以及商业收编而产生的流动性,最后将新生代农民工的亚文化群体身份置入社会结构变迁中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划定食物浪费违法行为的类型,是食物节约立法的重中之重。划分食物浪费违法行为的类型,行为主体、行为模式和主观过错是三个核心的考量因素。从行为主体的视角,可以划分为消费者浪费食物的行为、餐饮经营者或者食堂管理者浪费食物的行为、超市经营者浪费食物的行为、食品生产者浪费食物的行为、食品运输者浪费食物的行为和其他需要法律规制的食物浪费行为;从行为模式的视角,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划分为公共场合的浪费行
基于认知语言学"意义在于使用"的理论观点可以对语言系统做出"虚拟的语言"和"实际的话语"的二元切分.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系统二元论可以为语篇衔接与连贯分析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无论是衔接还是连贯,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都可以视作虚拟的概念和知识的选择性激活过程.衔接是对起组织作用的功能性概念和知识的激活过程,连贯是对起表征作用的实体性概念和知识的激活过程.在认知二元论的统辖下,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应该坚持选择性、动态性和以认知为导向的分析范式.
课程思政建设要发挥所有课程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将教育教学统一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上来。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课程和典型经验,但对于课程思政的定位、育人元素的挖掘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局限和实践困惑。随着课程思政进入全面性建设的新阶段,其所面对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也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从课程思政的整体建构入手,抓住课程多样性与育人一致性的特点,构建各门课程相互协同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梳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思政元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