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教学中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在江苏已经进入多个年头,本文是笔者从近年来教学实践中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教学 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就会丧失竞争力,势必导致落后,为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艰巨的任务。下面是我认为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重视实验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国内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理科(科学)教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走向实验。《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探究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因此实验探究式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以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探究性实验强调获得实验结果和亲身经历实验过程的统一,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是实现自主、体验、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最佳载体,也是进行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因此把教材中的实验应用于探究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一课,先通过录像、图片和教师的介绍,使学生从感性方面了解广阔的海水资源,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海水的综合利用的联合工业体系的具体实例,开拓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最后完成课本的“实验探究”和实验4-2,让学生充分参与试验方案的设计,和模拟化工解决资源的开发的问题,学生多了一份体验,将知识和感受具体化,认识到知识原理和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探究新的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引入要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设计。这些实验往往是学生了解和熟悉的,实验整个过程中起到验证的作用,有些知识的学习教材中没有安排实验,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情境,我们需要引入实验。如:《离子反应方程式》一课中关于离子方程式概念的引入:首先设问: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知道氢氧化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在溶液中都是以粒子形式存在的,当它们反应时,真正发生反应的颗粒是什么?如何来验证这个问题?设计实验思路。通过引导和讨论,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用酚酞试液证明反应发生了,用导电装置证明反应后溶液中仍然有电荷,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证明溶液中的粒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该反应的实质,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探究性实验设计不是追求问题的结果,而是要通过问题的变式和思维的拓展,引导学生将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
  四、探究微型实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微型实验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例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设计成微型实验。方案1.用滤纸浸润NaCl溶液,然后以两根铅笔芯作为电极,通电后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阴极区滴加酚酞,颜色变红。方案2.用广泛ph试纸浸润NaCl溶液,然后以两根铅笔芯作为电极,通电后闻到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阳极于试纸接触出呈现一个同心圆,内圈为白色,主要是Cl2的漂白性,外圈呈现红色,Ph约为1;阴极区呈现深绿色,Ph约为13。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节省实验经费。②操作安全、污染小。③节省实验时间。④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五、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模拟科学家假设法,先假设物质的性质,然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操作解释现象,得出结论。如:预测并验证苯酚的性质。[创设问题情景]阅读苯酚软膏的药品说明书,预测苯酚的性质。[学生讨论]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有毒、有酸性、能与金属反应。[设计实验] 苯酚与石蕊试剂反应、与氢氧化钠、液态苯酚与金属钠(操作并解释现象)。[质疑]苯酚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归纳得出酸性强弱)。
  通过实验来研究新物质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学生实验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学为主”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实验、自主探知,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凯,张丽娜.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J].化学教学.2008(4).
  [2]白无暇,张蔚.将实验创新纳入探究式教学中[J].化学教育. 2008(3).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杨帆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益阳白沙大桥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上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经验.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在如今高中课业负担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学生往往被动课堂参与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重点讨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高中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
学生在课前的活动、思绪是多种多样的。上课铃响后,需要及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上节课或课间其他活动转移、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导入,能及时集中学生的注
(广东省兴宁市实验学校初中部,广东 兴宁)    [摘 要]:笔者通过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还指出了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新思路 学生    我国初中课程改革处处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体现着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初中政治课在中国特色
中学时期是中学田径运动员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田径运动员训练计划将对中学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力量素质,在竞技体育中,肌肉力量是决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