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配字幕之探究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电视电影都配有字幕,以至于没有字幕都听不太懂演员在说什么,哪怕说的是国语或者普通话。而我们的中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也没有专门的听力训练,那母语的听力能力会不会逐渐退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的确有些学生在“听话”时并不一定能够抓住重点。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语文也要进行“听力训练”。
  关键词:中学语文;听力训练;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29
  一、没有字幕看不懂
  最近,我在闲暇时间重温了87版的《红楼梦》。由于现在的视频播放器都设有弹幕功能,我就没有关闭弹幕,也是想看看别人是如何评论我心中的经典87版。让我意外又好笑的是前面几集很多弹幕都说,为什么没有字幕?没有字幕听不懂在说什么。
  其实,87版的《红楼梦》语言对话都是字正腔圆,除了其中的一部分戏文不是标准普通话,人物对话是完全可以听懂的。没想到影视作品中字幕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竟也让我们失去了听力的敏感性,听母语居然也需要字幕。
  二、你写下来我照抄
  也许大多数语文教师会有如此同感:(1)课堂上教师讲到某些重点语句分析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要求教师答案说慢一点,或者照着教师给出的答案一字不落的照抄。(2)如果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时,给出的答案是几个重点词语,学生都在练习答案上只写几个词语,却无法将这些重点词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完整通顺的语句。(3)更有甚者,在一次全校卫生打扫时,我让一个学生去领新发的劳动工具。话音刚落,他就答应一声飞跑出去,我甚至还没来地及说领工具的地点。过了没一会儿,他又跑回来说找不到地方。
  于是,我想是不是在“听话”这方面,部分学生能力有所欠缺呢?正好八年级上学期的《评价手册》单元练习中有听力练习部分。我想这个练习倒是我们平时很少用到的,加上之前发现的种种问题,我决定在班级里郑重地进行一场语文听力练习。
  练习方式是教师朗读一则通知,学生要按照听到的通知内容,补全习题上的对话,共三道题。我让学生提前2分钟看题目中的对话,之后才以正常语速朗读通知。通知内容为:由于下雨积水,活动中心不能排练节目,需要更改训练场地和时间,更换后的场地不允许带零食饮料。后面的题目也正是这三点:(1)为什么活动中心不能排练节目了?(2)更换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3)新的场地有什么要求。
  这三道题目,最后一题——场地要求答对的较多,但是前两个问题错了很多。三道题全答对的只有一人。这个结果让我非常吃惊。如果一个简单的口头通知错误率就如此之高,那么我们平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听讲,效果又会是怎样?
  三、认真听讲谁知道
  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逐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的训练。其实,“听、说、读、写”中,“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而且,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中关于听力的要求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虽然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却没有相应的检测机制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听说能力的训练培养就处于“有令难行”的尴尬地位。
  以往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是认真听?是否认真又如何判断呢?或许我们将课堂上主问题的答案呈现在PPT上,就成了我们为自己的课堂设置的“字幕”了。所以,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也需要相应的增加学生的听力训练。以听的结果来判断听的效果。
  四、“听”说读写结合好
  首先,以音动情,让学生的“听”成为一种享受。例如某次进修活动,一位教师在课前导入时配乐朗诵一首诗歌。刹那间,前来听课的教师感到疑惑和恍惚,因为分不清这到底是播放的朗诵音频还是教师自己在朗诵。教师的嗓音和朗读的语气语调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也更加愿意听课。视听课为一种享受,就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慢慢地,学生的听话习惯也就得到了培养。
  其次,将听力训练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1)听读语段,培养提炼语段关键信息的能力。将听到的语段内容按一二三条列出重点信息。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 “听懂”,并能够对语段内容作出整体分析和筛选,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信息”。尤其是有一些同音词语出现的句子,音相同而意不同,语境更不相同,这就考验了学生在听的时候的分析和推断能力。(2)听朗诵,提高审美能力。初中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美文,尤其是名家散文。对此,教师可以播放课文朗诵带,然后让学生现场模仿朗诵。这样既带动了学生的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又增强了学生对于语气、重音、节奏等的把握。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版本的朗诵带,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和篇幅较短的诗歌,完全可以反复进行模仿诵读,这样也更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
  再次,听力训练与写作练习相结合。(1)听读童话和语言,补充结尾或扩写。 现在的孩子,平时的玩具大多都是电子产品,很少会去单纯地听故事,更不用说广播、评书、相声等。即使有讲故事的,多半也是配有动画。在视觉的刺激上过多过滥,导致孩子少有时间来进行想象。于是在写作上,就显得语言匮乏“干巴巴”。如果将学生的写作与听力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优美语段的欣赏,锻炼学生的联想与想想能力,就能逐步增强学生的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2)听同学文章,找出优缺点,互相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之后,由教师的讲评换成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可先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就这篇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和给出建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他人的回应,与之产生共鸣。读文章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而评文章的学生一边要集中注意力听,一方面要动脑筋思考并分析,同时还要组织语言,强化了自己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意识。如此一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还使学生借鉴了他人的写作技巧。
  总之,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的“听力”训练,而不至于有一天我们上语文课也要自己给课堂配字幕,否则学生就大呼“没有字幕听不懂”。
  参考文献:
  [1] 吴云鹏.培养中学生语文听力能力的一些做法[J].东方教育,2015(10).
  [2] 李莉.中学生语文听力素质的培养及测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其他文献
酉水是土家族的母亲河,酉水流域音乐舞蹈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酉水流域音乐舞蹈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价值及其保护现状,提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物理课程的内容有了很大程度的调整,特别是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大大增加了实验数量,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但教师的教学意识和学生的学习意识仍很陈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也制约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素养的主要手段,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
在探索、完善和丰富中学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有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师学会学习、学会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
通过对廪君神话发源地"五落钟离山"发展旅游后,岛上居民与邻村村民关系变化的描述,总结了人与自然——旅游参与方式——旅游利益分享——旅游区族群内部关系的互动模式。
摘 要:“微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微课”。“微课”是 “微时代”的衍生物,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次大的革新。但对目前的教学中融入微课,大家普遍存疑,有不同的看法,对微课的运用持观望态度。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微课的直观、高效,会让教学充满新的活力,结合在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对此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微课;革新;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患者,46岁,房间隔缺损合并病窦综合征。对房间隔缺损封堵并同时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随访半年,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大小,心脏节律为全程起搏心律。
目的观察在单细胞水平,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模拟缺血左室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2只,酶解获取左室心肌细胞,随机分4组:对照组(正常Ito外液)、他汀组(正常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