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班化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面对特定的交往对象,完成特定交流任务的一项实践活动。口语性与交往性是口语交际最重要的两项品质。新课改要求语文口语教学要重视实用性和表达性,而在当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着口语表达意识淡薄、缺乏口语表达环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语文;小班化;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6-0090-02
  一、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改变口语交际意识薄弱现状
  当前农村教学中,一些学生对口语交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说话,只要对方能听懂就行了,忽视说话的层次性、连贯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及时改变错误的观念。同时,农村学生缺乏语言环境的刺激,在口语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词汇不文明、表意不明、词汇量少等情况,而小班化教学人数少,有利于教师去了解不同学生的问题,也方便教师创设更多的交际环境,逐步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重视。例如:初中语文有一个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即席讲话”。所谓“即席讲话”类似我们所说的随机应变的发言。首先要求发言者面对挑战时要沉着冷静、边想边说,同时说话的内容也要符合实际、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承前启后,让人印象深刻。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的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会出现口语词汇贫乏、表达不到位的现象,一让他即席讲话,他就打磕绊,不知道说什么,那就要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有益的话语。比如,古诗中的“剪不断,理还乱”“长风破浪会有时”等名言佳句。而有的学生说话不连贯,前言不搭后语,这种问题深层次来说是思路不清晰,表达中缺乏衔接的词语。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先点拨学生,让他想想发言前别人讲话的重点是什么,自己接著又要表达什么意思,然后用一个词语将前后的内容联结起来。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悬挂一些和口语交际有关的小纸条,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要求学生在表达时使用文明用语、并且尽量做到连贯、有层次。这些纸条的内容不做限定,可以是课本上的话题“克隆人的利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喜闻乐见的话题“你的偶像对你的哪些行为产生了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追星”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二、采用多种训练模式,改变学生不愿开口说的局面
  在农村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张口说,担心自己说错了。这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个性使然,还有一方面是平时的训练少,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够。在小班化教学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班级人数少、方便管理的优势,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进行针对化训练。一般来说,口语交际既要说也要读,为此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主题阅读、开辩论会、举行朗诵比赛、个人讲故事、创编故事结局大赛等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勇敢表达。例如:在学习《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时,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3组,一组10人,先让一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紧接着让第二组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音调、表情和动作,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要读出感受到对生命中第一次的珍贵的语气。最后一组学生则不仅要边朗读还要用眼神、肢体动作辅助口语表达。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口语交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改变。而在学习完课文知识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说一说比较好的句式,运用这些句式把自己人生中精彩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听,让每个学生都去发言,去表达。学生表达完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就学生表达的内容、中心思想,表达的逻辑性和用词进行反馈,经过多次课堂训练后,学生就能越说越好。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选择一些有意义、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让学生分成不同组进行辩论,辩论的角度要多样。最后,朗诵与讲故事大赛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意愿,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实施分组教学形式,加强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口语交际最主要的是调动学生“说”的意愿,让他们愿意去表达、表达得更好。部分学生会因为不好意思、不够自信而失去交流的意向,或者有的学生会因过多与他人比较而怯于回应对方,从而导致自己的口语能力较弱。在农村小班化教学条件下,每个班的人数较少,教师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将全班分成多个小组,并且要将不同性格、能力、爱好的学生进行组间匹配。
  四、结语
  交流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让学生用“言”表达,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作为农村教师,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学生做好傍样和表率,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去说,正确、恰当地与他人交流,切实为农村语文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晓青,邱颖.语文课程视野下的初中采访类口语交际研究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初级中学 杨建武  【摘 要】幼儿教师在幼儿混龄游戏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时,应结合班级幼儿的现实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整体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本文结合幼儿混龄游戏的现实情况以及幼儿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幼儿混龄游戏中的作用,阐述了体育游戏为幼儿混龄游戏可提供更多的游戏活动,为幼儿混龄游戏可提供更多的组织形式,以及为幼儿混龄
【摘要】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教育,出现了“家园共育”这一教学理念。所谓“家园共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进行合作,一起完成对孩子的教育。科学地进行家园共育,一方面避免了孩子在两种教育环境下的脱节,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3-0075-0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塑造、习惯养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阶段。班主任担任着利用沟通的方式引导学生正向发展和帮助学生纠偏的职责。良好的沟通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及时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学生沟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摘要:微课程是如今幼儿园正在探索的新的教学形式,它融于游戏,源于生活,真正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关注幼儿生活环境。我园地处乡村,有丰厚的乡土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将这些资源融入幼儿的课程,既能彰显我园特色,又能让课程回归幼儿生活。  关键词:生活;兴趣;实践  一、走进幼儿生活。挖掘生活课程资源  (一)挖掘幼儿兴趣  不同班级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兴趣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小一班的幼儿在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担负的重任。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呢?本文就将对此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效措
【摘 要】现代新课程背景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要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本文综合探究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分别从数学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学生合作学习、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这六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构建主义以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等要素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驱动,能够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启发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设计,充分发挥构建主义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构
摘要: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各种人际关系应运而生,良好的师幼关系会影响幼儿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要构建亲密的师幼关系,多关心幼儿,给他们以朋友的照顾,又要有适当的距离,要注重幼儿入园后的情感转移,让他们能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亲密师幼关系;策略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会将与母亲这种依附的情感转嫁到教师身上,获得心理的安全,也构成了亲密的师幼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能给幼儿带来安全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其他教育领域的基础性教育。对于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中阅读教学是最关键的一部分,而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基础开始、从低段开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我们知道课堂上的阅读仅仅限于课堂,其时间并不长,所以学生需要从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来弥补课堂的不足,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
【摘 要】小學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了当下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而现如今新课改讨论最多的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文对思维能力开发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对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