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助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8月确诊的9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7例有鸟类、鸽或家禽接触史,年龄为47-69岁,中位数年龄为5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稽留高热9例、咳嗽9例、乏力9例、呼吸困难7例、肌肉酸痛5例、头痛4例等,1例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白细胞计数正常4例,轻度升高5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9例、淋巴细胞计数下降9例、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血沉升高7例、降钙钙素升高9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5例。胸部CT均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其中9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累及单侧肺叶6例、双侧肺叶3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9例患者均mNGS检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确诊。治疗上7例使用多西环素治疗、2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7例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其中3例使用西维来斯他纳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呼吸衰竭症状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多接触过鸟类、鸽或家禽,有明显肺部症状、病情进展较快、诊断较困难,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西维来司他钠能有效治疗此病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此疾病敏感性,尽早行mNGS检测,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
探讨城市街区电气工程的特点,介绍街区负荷类型,分析其电源、配电系统及线缆敷设的设计要点。结合规范要求阐明街区照明设计思路与方向,提出电气专业在街区建设工作中为达到智慧城市、响应双碳目标可采取的实用做法。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共识,合理利用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质资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石油和煤炭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纤维是未来材料发展的趋势。形状记忆纤维是指一种能够被赋形或固化原来的临时形状,然后再在外界热量、水分、p H值等因素影响下,回复到原来形状的高智能纤维材料。目前被报道用来构成形状记忆纤维的大都是合成高分子,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纤维素和琼脂糖作为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也不断迎来新突破,各种各样的先进生产设备投入使用,不少先进技术得到应用,在保证工业化生产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业制造和生产效率。数控机床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备,它在机械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解决了人工加工存在的误差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对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数控机床机械加工
为促进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寒冷地区工程的应用,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及其表面密封处理后的热工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成线性相关;当容重等级高于W9,不采用表面密封处理,气泡混合轻质土可经受15次冻融循环不发生冻融破坏,当采用表面密封处理,容重等级为W7即可满足;表面密封处理有利于保证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冻性,柔性材料具有适应温度变形
目的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9月至2022年0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辅助诊断的39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9.7%患者有禽类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92.3%)、咳嗽(76.9%)、肌肉酸痛(48.
承谷15号(承13-M451)是以承谷13做母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冀谷14×冀谷19)×M40]抗咪唑乙烟酸材料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后代经系谱法连续自交选择选育而成。试验表明,承谷15号品种具有以下特性:株高150 cm左右,穗长27.4 cm左右,不仅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而且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综合性状好。2014—2015年在承德市5个点进行连续2 a的试验,平均产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