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遂平妖传》看《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滞后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权威的一部大型汉语语词词典,但随着词汇学研究的深入,其书证晚出的现象便凸显出来。补充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的溯源和工具书的编纂不无裨益。《三遂平妖传》现存版本是国内孤本(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它反映的是明代早期白话,书中出现了一些比《汉语大词典》较早的书证,有的复音词用例还有比《三遂平妖传》更早的用例,我们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也稍作溯源,旨在为《汉语大词典》的溯源工作提供一些资料。
其他文献
精品课程《电路分析》成立于2010年9月;课程带头人为曾辉教授。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首门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进行,该课程在嘉应学院已经开设了10年
张弼士是深受晚清政府重视和青睐的华侨企业家。张弼士较早地回国投资,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并提出了设领护侨的建议,提出了招徕侨资以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主张,提出了在闽、粤设立
朱熹诗从多维艺术视角抒写了朱熹“士不遇”的情结,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幽愤与失意是士之不遇的基本心态;孤傲高洁、横而不流的个体意识是士之不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