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分析

来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局部压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通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分析治疗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至本院治疗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吸氧、脑保护剂、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局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测定并比较2组血清中NSE浓度、SOD活力及NO浓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3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2组NSE浓度和NO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4天观察组NSE浓度和NO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3天2组血清中SOD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压低温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OD生成,避免氧自由基过氧化损害和抑制NO释放,减轻NO的毒性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时代下,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及时高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使得企业各级管理者能对各环节活动做到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
目的总结肠缺血坏死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3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肠缺血坏死的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
会议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音频、视频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具影响力,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语音、视频展开交际。这也就意味着,口语交际能力也将
<正> 冠心病(CHD)仍然是目前发达国家的首位死亡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已知的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
<正>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并不以为口头文学为“文学”,致力于将当时的民间口头文学书写为书面文学。至今,仍有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转化
采用 10级萃取、 2级洗涤的工艺条件 ,用 Nd3+ 代替 Am3+ ,在直径为 10 mm的环隙式微型离心萃取器上 ,进行了 TRPO流程从动力堆模拟高放废液中去除三价锕系元素的冷实验。结
<正>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月1月24日公布了2005年葡萄酒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产品合格率为88.2%。与往年国家监督抽查检测出企业使用违禁食品添加剂糖精、甜蜜素、苋菜红不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