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89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3
本文对汉初陆贾的“无为”论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陆贾“无为”论是在总结秦亡教训上的一种以道入儒的思想学说,其基本内容是以儒学“仁”、“礼”为纲,以道家为表,儒学为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朱熹顺应宋代重建平民化乡村宗法组织的思潮 ,认为要建立平民化的宗族及家族制度 ,重建新的家族、宗族礼仪就是一个重要的“有补治道”的工作。首先 ,应确立“礼”出于天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4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为取向的集中体现。而广义的"社会认同",则指包括政治、民族、宗教、文化和经济活动方式的认同,其中社会文化价值认同是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8
从思想史角度去探索史前中国文明演进中的精神历程及宗教思想,需要从分层社会到早期国家的共同特征与其发展历程作连续性的分析。由于史前中国在分层社会向早期国家演进中,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4
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课题。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呈现出的区域多样性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长江中游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长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1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外戚政治是中国封建政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从秦宣太后外戚干政,历两汉魏晋隋唐,历朝外戚在政治舞台上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危害之巨,皆为世界所罕见.究其根源,乃...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中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一种承认既定现实政治秩序,强调个体富贵贫贱转化的替代论理论.这一口号既是周以来中国"天道"观变化的结果,亦是战...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6
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理想型人物,是由古代中国文明进程的特征所决定的。以黄帝起始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中以"礼"为标志的政治文化与世俗性特征,体现了华夏民......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中国法律近代化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复杂历史过程。清末的立宪和修律迈出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形成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一场历史巨变。特别是民国初建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滚滚长江水,巍巍三峡山。古老的长江三峡,西起渝东奉节县,东至鄂西宜昌县南津关,全长204公里,为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壮丽的三峡谱写出千古传诵的瑰丽诗...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商鞅等战国时法家人物“以奸民治善民”的政治理论命题。反映了商鞅等人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消除世卿世禄的宗法贵族制,强化民间连坐制度等而实行的一种以民为寇仇,卑民辱民以重爵......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唐前期外戚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上,其短期性特点较历朝历代更加突出。外戚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政治命运的短暂周期及外戚权力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不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在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峡地区文物发掘与抢救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发掘报告,以及文献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区域文学史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区域性儿童文学史又是区域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区域性儿童文学史纷纷问世之际,作为西部重镇的重庆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儿童文学史,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新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重庆师范大学邓正琦教授编著的一书,以直辖市中唯一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陆贾新儒学思想秉承了先秦儒学中的文化独尊性与惟我性一面,以儒家"仁""礼"思想为本,对汉代文化思想建设提出了与法家相一致的具垄断性特征的意见.与法家不同的是,陆贾秉承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秦帝国政府权能迅速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应溯源于商鞅、韩非的国家思想与"法"理论。由于商、韩倡导的君主专制的国家本位理念的结构性缺失与偏倚,构成其国家政治目标的功利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秦王朝在文化政策上由“兼”“融”向专制、禁锢转化。秦王朝在统一初期 ,对占居全国文化与学术优势的齐、鲁文化采取了文化怀柔与融合的政策、措施 ,这既本于秦武强文弱 ,需...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周敦颐《太极图·易说》在理学本体论建构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太极图·易说》的非人格化的本体思想是汉以来千余年间儒家本体论内涵上的一大变化 ;二、首次较为系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