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45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2005年我省宿州市玉米褐斑病发生严重,本文阐述了玉米褐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分析了去年该病害在宿州市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技术策略。...
[学位论文] 作者:沈光斌,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01
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测定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菌株。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抗药菌株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江苏省赣榆......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周明国,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的Xanthomonas oryzae在用药剂处理过的水稻上鉴别为抗噻枯唑的突变体.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药性突变体与野生敏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但抗药性...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周明国, 来源:农药学学报 年份:2001
叶枯唑具有诱导受体植物水稻产生抗病性的作用,能使水稻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强,刺激水稻体内产生O-2,阻止白叶枯病菌侵入.O-2清除剂(甘露醇、抗坏血酸)处理水稻能显著降低叶...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周明国,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2
采用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测定了1999年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水稻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突变体,其比例为67.65%,比1997,1998年有较大......
[期刊论文] 作者:卜习舟,沈光斌,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3
分析了我省2002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油菜菌核病防治策略....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刘家成,郑兆阳,夏风,,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7
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把病虫电视预报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1999年安徽省植保总站制作了第1期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在省电视台播出。目前全省各市、县均能开展...
[期刊论文] 作者:施文,沈光斌,姚卫平,刘成社,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5
安徽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耕地420万hm2以上,其中小麦、水稻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87万hm2、213万hm2。同时又是1个人口大省,现有农户1 600万户以上。全省...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家成,沈光斌,夏风,郑兆阳,,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7
安徽省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之间,气候过渡性明显。夏季气温较高,作物生长季较长,且降水偏多,但地域分布不均。全省南北区域跨度广,农业生态Anhui Province is located between...
[报纸论文] 作者:王贺邦 沈光斌 辽宁记者站 胡长义, 来源:中国旅游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王向阳,黄娟,夏风,王学良,刘洁,沈光斌,,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阐述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任翠龙,姚俊,郑兆阳,夏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针对近年安徽省农区鼠情监测点少、从事鼠情监测工作人员较少、监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实际情况,就农区鼠害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预报依据及发生程度划分指标等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刘正, 王波, 程备久, 黄保宏, 沈光斌,,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8
对生玉米与常规杂交种、自交系杂交F1代及以后自交各代都能出现对生株;自由授粉的对生隔离群体一般都可保持34%以上的对生株;而选择对生频率高的对生株做亲本,相互杂交后可获得对生株......
[期刊论文] 作者:缪勇,刘家成,王向阳,沈光斌,王顺建,江俊起,,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在对安徽省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极点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光斌,姚卫平,刘成社,姚骏,罗嗣金,崔志红,,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份:200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区害鼠发生种类、分布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对农田和农户害鼠的种类和密度进行监测。结果 安徽省农区害鼠以褐家鼠、小家鼠、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