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10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4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西方哲学学科建设和研究在改革开放前后广泛翻译和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面临新的问题。我在回顾即有成就的同时,对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现...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通过对黑格尔生前和身后发表文本的努力挖掘,重在说明,黑格尔在青年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完全同情者,中年时期是拿破仑的大力支持者,老年时期是时代精神的批判反思者。黑格尔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本文在考察西方哲学史上“物质”观念的演变历程基础之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观念的发展加以阐释,以“物质”的观念为例,说明西方哲学史上的Being及其相关的范畴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6
通过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现象学方法、超越目标和描述结构的解读,用"源始"与"派生"、"本真"与"非本真"及其一般的两类三重区分,来分析该书对"存在"与"存在者""生存方...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根据现代解释学的规则 ,任何哲学史都是一定理论的现代建构。以此反思中国哲学史的现代建构过程 ,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问题的实质是对过去的哲学史建构模式的不满。但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唐逸的《理性与信仰:西方中世纪哲学思想》一书的评论,提出了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四个关键问题:(1)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和谐以及张力,(2)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神学前提,(3)...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7
2004年第1期《河北学刊》发表了我的《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一文。同年,我在给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级研究生讲课时,组织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展开讨论。周萌萌所写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章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启蒙性质的论述,分别考察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着重说明了康德政治哲学中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间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以中西传统的人性论为例,揭示中西文化传统基本价值观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第一部分以类型分类和概念分析方法,按“人性是善还是恶”、“什么是善恶的中道”、“如何认识和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0
《传道书》作为圣经智慧文学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出所罗门智慧的解构特点。如果说《箴言》和《雅歌》结合神的启示智慧和外邦人智慧,构造了普世的人生智慧,那么《传道书》则...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本文针对基督教"原罪说"的"生殖遗传"和"归算"两种传统神学解释,提出"型有—分有"和"历史—心理学"哲学论证,并说明保罗和奥古斯丁神学中已经包含这些哲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4
文章把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不同观点梳理为五类,讨论了"虚假意识"和意识形态的定义问题,并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概括两者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属性、...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4
本文对逻辑和形而上学的起源作历史的、经验的发生学考察。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共同根源在印欧语系中“是”动词用法的普遍性,但其直接的发生原因则从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两种...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年份:2005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中西大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影响,分析了西方中世纪大学民主和求真的传统.作者还简要讨论了"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思想如何通过北京大学的传统影响中国社...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4
西方哲学的传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Being(希腊文的动词einai及其动名词on,拉丁文的esse,英文的动词不定式to be和动名词being,德文的Sein,法文...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本文把尼采著作中格言分门别类,分别理解他对科学、哲学、道德和宗教价值的重估,并阐释他的积极虚无主义的两个主张——超人和永恒轮回。最后以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态度对待尼...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3
本文考察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考古学"所导致的考古哲学的基本方法和解释模式,并说明考古哲学对于理解中国史前文化的意义,包括正确处理"传播论"与"独立进化论"...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靳希平、张祥龙和我都是“共和国同龄人”。今年6月16日,外国哲学研究所和教研室为我们三人举办了一个“甲子学术报告会”,让一些同仁、同学对我们的学术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赵敦华,,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4
自17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启蒙运动,直至现在的中国启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整理和反思新民主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所实践的、尤其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亟需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