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史》相关论文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史著,但由于著者的政治立场问题,也曾引起很多非文学的争议。但《中国现代小说史......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现代中国文学优秀的长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描绘了性格多样的市民阶层、浓厚的老北京风俗文化气息、幽默风趣的......
由于夏志清以不同于大陆的书写方式架构《中国现代小说史》,所以自改革开放起,研究者们对此就产生了“众说纷纭”的评论热潮,其中......
国内外针对张天翼及其作品的研究较少,而海外著名学者夏志清是极力推崇张天翼的研究学者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夏志清笔下的张天翼入......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脱离了当时国内意识形态桎梏的前提下,他以相对自由的视角解读一些......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成功地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史书写方法,无论对其争议与褒扬有多少,辩争本身都不是最......
在文学史的“文学”与“历史”这两端中,曹聚仁以史家的身份强调“史”的客观真实;而夏志清自居“文学批评家”宣布文学批评标准的公......
人们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价热衷于将视野聚焦在夏志清对鲁迅的评介这一隅,然而,赵树理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历史的具......
<正>一、一部文学史与两个汉学家1961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年轻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1971年又出版了增订本。1979年......
海外著名汉学家夏志清于1961年发表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自面世之日起就引起海内外学界的轰动与震惊。他的独特的批评视野直到现......
1961年夏志清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作者在著作中运用了文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
熟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在华裔美籍学者夏志清先生写于60年代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牵引之下,进入了一个......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以整合与汇通中西文学文本为蓝本,以综合与理解中西文学观念为方法,自成一体,形成了特有的研究体系和范......
夏志清作为西方学者在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的流变和传承时,其预设的文史观、价值尺度以及对中国现代小说作品的具体评价无不深受西方......
美国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自问世以来,即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几经曲折,该小说史终于在大陆......
一个有意味的悖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四川是一个文学大省。在现代作家作品的巨大宝库里,四川作家作品以其人数众多和质地上乘而名列......
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研究,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野都得益于其西洋文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夏志清私淑英国批评......
张爱玲的传奇文学生命,尤其是她被中国大陆学界重新接受的过程,可说纠合着海外华人批评家与大陆学者的多重冲突和矛盾。从1961年海外......
<正>在众多知名海外汉学研究者中,夏志清先生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是其学术奠基之......
从世界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一百年来,在小说艺术上最大的进展就是"意识流小说"的出现,没有比这更大的。现在各种旗帜五花八门,但是......
<正>夏志清(1921—),江苏吴县人。上海私立沪江大学1942年毕业。1947年赴美入耶鲁大学英文系,1951年毕业后,获该校博士学位。长期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写文学史"工程给郭沫若研究带来新契机,至今已取得了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但"重写"郭沫若的过程中,......
<正>2005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终于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大陆问世。此时距离《中国现代小说......
<正>一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中曾经说过他在写作四十年代文学时,没有什么参照,彼时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正> 真正的研究者,当是耐得寂寞的。寂寞可使思想趋于深沉。3卷本140余万言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才出版了第1卷,写完了第2卷,就要......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小说史》中蕴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其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是......
【正】 时代的演变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和历史观念的变化,不管这些观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要素本身的相互作用。历史......
<正> 数年前浮躁之风(氵弥)漫一时之际,却另有一些人埋头学问,不为此风困扰,看来颇有点不合时宜。但数年之后,那阵风烟消云散时,这......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强调民族主体性,同时认为只有以历史主体性话语对文本进行阐释,才能揭示文本的意义。夏志清运用“新批评”与自由......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不言自明,无论是开拓性地研究被大陆文学史疏漏和遮蔽的文学现象,还是对过于政治化的......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偏见"历来是其遭受褒贬的焦点所在。一方面,该书浸润在西方新批评理论中的文本解读呈现出很多与众......
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论,自有他的机遇和贡献;然而,他对张爱玲的过分溢美甚至吹捧,特别是他对《秧歌》、《赤地之恋》等"反共反华"坏......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重写文学史热潮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相对沈从文等作家而言,人们对"张天翼"章节的关注还不够。通......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自1961年一出版就被视为一部一鸣惊人的拓荒巨作。与此书的炽热盛名相伴相生的是至今还没有停止的质疑和......
<正>一夏志清和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迂回地展示了不容小觑的抒情位置。从时间的源流上来讲,就在陈世骧1970年代提出著名的"抒情......
<正>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从1961年问世伊始,直至2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聚讼不断......
文学史家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他所撰写的文学史著作的封面上,仿佛仅仅为了标识该书的著作权,而一进入正文部分,他自己就彻底消失了,让......
<正>陈子善是著名现代文学史家,中国张爱玲研究权威。鉴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学术地位、中国内地读者呼吁及与著者通信,他......
审稿是编辑工作关键的一环。审读报告是编辑人员学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体现。结合本期编辑工作基础知识讲座中的“审稿”......
<正>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我读得较早。二十年前我到香港中文大学念书,修习都在新亚书院诚明馆,那间饶宗颐先生几乎不去的敦......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坐标和参照。以《......
<正> 自一九八六年九月《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出版至一九九一年五月第三卷面世.杨义终于完成了他洋洋一百五十万言的力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