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书谱》相关论文
《宣和书谱》一书,是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主持编订的一部书法着录着作,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书论与书法专着。是书具有重要的文献......
乔篑成在元初书画鉴藏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像顾恺之《列女图》,颜真卿《祭侄文稿》这样的赫赫名迹都曾经其收藏,连宋徽宗《宣和书......
《宣和书谱》,二十卷,本系著录宣和时内府所藏法书名迹之作,但因它对篆、隶、正、行、草、分各种书体均有所论,于各家作品目......
《宣和书谱》是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组织编撰的一部著录御府书法收藏的著述。此书共二十卷,首列历代帝王书一卷,后依次为篆书、隶书......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
<正>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创造,现在我们能看到3300年前的甲骨文,还能看到更早的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包括5000年前良渚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一、薛涛的诗才与身世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是著名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
<正>书法史研究应该是在事实认定的前提下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在知识还原、历史再现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分析其价值和意义。关于五......
<正>傅增湘(一八七二—一九四九),字沅叔,四川江安县(今属宜宾)人。别署双鉴楼主人1、藏园居士、藏园老人2、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
<正>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他喜读经、史,学问渊博,诗、文及书法并皆精妙;一生著述颇丰,对道教学说的发展所作贡......
<正> 陶弘景(456—536)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匠,在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道教、医学、文学等方面建树尤大。书法艺术......
<正>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又一座高峰,群星璀璨,大家辈出;唐代的书法理论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书法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探索。唐......
<正> 隋唐时期我国佛教高度发展,高僧辈出,他们除了对佛教典籍有所研究、阐述以外,对于书法一道,也多能手。如隋代的智楷、智永、......
<正> 在褚遂良传世书作中,《孟法师碑》得到的评价似乎最高,除了作品本身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之外,大概还与其原石早佚,只有一唐拓孤......
本文是以北宋官方编撰的《宣和书谱》为研究对象,该书是著录徽宗时期御府所藏书法作品及相关书家传记的著作。通过对此书的成书、作......
<正>武则天所创新字,在她执政期间风行一时。从遗存至今的唐代某些历史文物来看,她所造的那些字,无论中央或地方、中原或边陲,也无......
唐代僧人怀素,不仅是位著名的书法大师,而且也工诗,还精通翻译之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一千多年来,凡有关记......
<正>一、关于"蚕头燕尾"的词义变迁幼时学习隶书,便知道有"蚕头燕尾"的说法。可众人皆知燕子的尾羽是何种形状,汉碑中除《夏承碑》......
<正>米芾,作为北宋中后期杰出的书法家、鉴藏家、文人画家、翰林院书学博士,不仅身前享有很高的声誉,身后亦备受世人的景仰与关注......
<正>唐末五代"天下罹金革之忧,不遑笔札",[1]书法衰陋之气对宋初影响极大,惯性所至,书学废驰。形劫势禁之下,篆书破壳而出,担当了......
<正>怀素(737799年),唐代书家,俗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幼年事佛,出家......
<正>正史所载王献之资料仅存于《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中,一千余字,散见资料亦是有限。《隋书·经籍志》载,金紫光禄大夫《王......
<正>自古以来,蜀中有"四大才女"之谓: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那么,谁是巴蜀第一才女呢?笔者拟从文学、书法、造纸、理政才......
<正>王献之,草书,《淳熙秘阁续帖》卷一,两行十字。【释文】今(送)[1]梨三百。晚[2]雪。殊[3]不能佳。【帖文大意】我派人给你送去......
宋代儒学对书学的推动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评价范仲淹说:“高平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张载)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1]《宋......
吴通玄与其兄吴通微于唐贞元中时期相继为翰林学士,皆有时名。吴通玄(?—七九二)仅以文章显,不闻善书。吴通微(生卒不详)善书,流传......
作为北宋著名的书学论著,“逸格”品评是《宣和书谱》书法评论的重要特色。它反映了宋代的书学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倾向,从“逸”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