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相关论文
“五四”时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经发表即引起新文学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不用典”的争议更为“八事”争议之最。“不用典”......
1891年,胡适出生于安徽绩溪的一个小村庄。1910年,他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远赴美国留学。1917年,归国任教北大,加盟《新青年》......
一批青年,引领时代的思潮;一所大学,影响国家的走向;一栋建筑,记录岁月的风云。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一座具......
胡适比郭沫若年长一岁,成名也比郭沫若早。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第2卷第5号上发表,这是提倡白话文学......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文学革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她促进了......
一、语言之辨 高考作文出现了过分追求语言美的倾向。胡适先生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
留学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难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围绕<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鲁迅的......
新文学的发生、新诗的诞生至今已九十余年。若从时间上抠,一般认为新文学是以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胡适(1891—1962)《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
(上)1917年1月,在《新青年》杂志第2卷第5号上,发表了胡适从美国寄来的《文学改良刍议》。此文一出,洛阳纸贵。胡适的主张,得到了......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13-01 《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写作于1917年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是文学革命......
胡适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具有理性、反思、思辨色彩的文学思想史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敲响了文学革命的晨......
胡适先生是推动白话诗的先驱,他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
<正> 多年无声的中国在五四时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荡。随着社会的动荡及西方文明的输入。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文化在“从来如此,便......
本文认为:黄远生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声,在总结辛亥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提倡新文学入手,“以浅近文艺普遍四周”,使中国人的思想与......
<正>《文学改良刍议》已成为某种历史文物,其存在价值不再是文本本身,而是被建构出来的摧枯拉朽的文学史意义:作为"文学革命"运动......
<正>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
<正>作为新文学革命发轫标志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学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关于这篇文章的发表,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曾专门......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形成之缘起上,就已经有“外来说”昭示于众,而随着“本土主义”文学观的反弹,以及对于......
<正> 胡适发表于一九一七年一月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但是直到如今公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是一篇对现代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献。《文学改良刍议》的研究与现代文学的研究紧密相联。以往的文学史著作在......
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两部重要的文论典籍,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下,以语言作为突破口去开创历史发展的新格......
【正】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下简称《刍议》),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文学改良的纲领,被斥为“形式主义”。直至粉碎“四人帮”......
<正>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下简称"《刍议》")被陈独秀称为"今日中国之雷音",其中提出关于文学改良的八个建议:须言之有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