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斋词话》相关论文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所主张的词学思想一直是学界热门的研究对象,其中,关于词话所蕴含的词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将该理论系统化的......
贺铸在北宋词人里,堪称是一个异类。他与苏轼交游甚好,政治上也倾向于保守,但却不入苏门,他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出身贵族,家道中落。他的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柳永与晏几道两人的词无论是在体制、艺术风格、及语言择炼上都自成一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他们的词却有一个共同的题......
一、教材知识梳理(21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 吾上有三兄......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有词集《片玉词》传世。其词“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
分析李煜词中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艺术,阐释李词纯真自然、妙笔天成的意境,进一步探讨李词的艺术魅力。
This paper analyzes th......
吴文英是南宋后期独具风格的著名词人,字君特,号梦窗,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未第,放浪江湖,曳裾侯门,布衣终老。于苏州、......
陈廷焯是晚清著名词学家,他以其《白雨斋词话》蜚声词坛。《白雨斋词话》作为“晚清三大词话”之中出现最早、篇幅最富的一部著作,它......
《白雨斋词话》是陈廷焯由濒西词派转向常州词派后的著作,受到晚清社会变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及诗论的影响。陈廷焯论词主旨是“温厚和......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虽是清代著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却呈现出“诗评化”特征,尤其是其中出现的关于组评“杜陵变古”现象,值得......
陈廷焯是一位以《白雨斋词话》名世的词学理论家,亦有词作存世,然而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不够。一个人的创作会和其理论密切相关,而......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以“厚”为词中三味之一,频频以“厚”论词。“厚”是从“沉郁”的风格里体现出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含有正、......
清人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是影响颇大的词话著作,该书立足“本原论”而标举“沉郁说”,评点历代词人与词作谛当精到。同时,《白雨斋......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是清代影响较大的词话论著,它以"沉郁"为标格来评词论词,从词的风格特点评价历代词人、词作的高低,可谓别......
<正> 迭字,因为系重迭构成,似乎很难说它是凝炼和简洁的。而诗的语言,诚如高尔基所谓,是“第三度提炼”的语言。翻开我国古代诗人......
《白雨斋词话》、《蕙风词话》和《人间词话》并称为“晚清三大词话”。它们共同处于中国古代词学史的终结期,是我国古典词学的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
<正>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其词以写闺情为最工,如前人所论:“闺秀词惟清照最优”(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可是,对......
<正>清人徐釚《词苑谈丛》叙说词之体制,有这样一段话: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词之正宗也。......词体大......
<正>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大家,是南宋词人中唯一的“堪与北宋人颉颃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辛词的美学蕴含十分丰富,它......
陈廷焯是晚清重要的理论批评家,学界对他的研究历经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末是陈廷焯研究的酝酿期,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
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不断的阅读阐释中体现出新鲜生命力的作品。经典的形成与后世读者的体认密切相关,也与当代读者、批......
<正>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人间词话》的词学贡献主要是王国维的"境界"说,但却只是一种审美偏好,并不能彰显兼容并包的现代美学精神;《白雨斋词话》的词学......
<正>一、公开的秘密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语言的声音往往与特定的心情或物性挂钩,而其极致的表现当然是在诗里。中国新诗史上,......
<正>熙宁九年丙辰(1076)中秋日,苏轼与友人聚饮于密州(治今山东诸城)超然台,醉中有感而发,遂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表达了......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提出了秦观影响周邦彦词创作的说法,这一论点影响了之后的不少宋词研究者。通过考证两人滞留汴京的时间和任......
<正> 况周颐《蕙风词话》曰:“五代词人……其铮铮皎皎者,如李重光之性灵,韦端已之风度,冯正中之堂庑,岂操觚之士能方其一万。“所......
在词之发展史上,周邦彦“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被誉为“词家正宗”和......
周词受柳永词风影响很大,特别是长调慢词的铺叙手法方面二者有密切的承继关系,柳永长调的铺叙手法十分成功,与感情的直接自然倾吐......
《白雨斋词话》在以“沉郁”为核心的词论体系中,还存在着一种注重“才、力、气”因素的倾向。这种因素的加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强调本原,根柢于《风》、《骚》,温厚为体,沉郁为用。沉指体格,源于诗坛格调说,显得过于沉重。郁指郁结,讲究......
本文对生于丹阳、嫁于金坛的清代著名女词人贺双卿的生平事迹及其词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在"暴夫恶姑"的家庭里,她受尽了肉体与精......
【正】 “沉郁”说是《白雨斋词话》的核心,也是陈廷焯论词的唯一标准。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沉郁主要是指词的......
<正> 陈廷焯(1853—1862),原名世焜,字耀光,江苏丹徒人,清末著名词论家.著有《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诗钞》等书......
词发源于唐,敦煌曲子词对后来文人词的发展具有先导之功,最早的文人词既保持了民间词的本色,又有文人加工的痕迹;在晚唐和偏安的西......
<正>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诗人、学者、画家和收藏家,"著作等身"(李光廷《澄......
历代词学均以对宋词的研究为核心,这在事实上已构成词学史中特有的“宋词学”一脉。清代为整个宋词学史上的集大成期。本文便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