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关论文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高涨,美学作为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正日益凸显其影响力。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力是其他......
学位
马克思从主体、从劳动方面认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私有财产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从关注人类的最大......
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是始终带着对人的高度关注开始其哲学探索的."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不在人之外,而在人自身,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全......
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与发展在公共实践中成为世界主题之时,哲学终于......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作为人的基本定性,本文正是阐释这一论述的理论脉络,并试图探究其对美学研究的有益启示.......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认为,不论是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还是从人的类本质来......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并未明确的提出和阐述文化概念,但马克思将文化的思想融入到他的思想之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马克思的两篇闪烁"人学"光芒的手稿。前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马尔库塞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重要文本。马尔库塞用人本主义思想去诠释《手稿》,把......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
...
马克思的人民群众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在《莱茵报》期间的人民群众思想,他深切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重视人......
<正>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
为了把握朱光潜的翻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独特贡献,本文首先追溯了朱光潜翻译活动的时代背景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翻译工作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