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工程相关论文
该书是作者包和平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关于工程社会学案例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六章,15万字,2007年8月由内蒙古教育......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做了题为:"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简称"规......
黄万里:原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因反对三门峡工程成为清华大学三大右派之一,后被称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标本”。 丁玉隽:国民党......
"蓄水拦沙"方针是新中国确立的第一个治黄方针,它的实践对以后治河思想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但由于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过多强调正......
决策,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投资巨大的公共工程的决策,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需要决策者权......
<正> 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在听取葛洲坝水利工程汇报时说:“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寥寥数语,表达了周恩来对......
<正>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又是世界上最高的“悬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泥河”。黄河......
三门峡工程建成运用仅一年多时间,就由于设计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严重的问题,被迫放弃了原定的运用方式,并且不得不进行改建,这反映......
黄河常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又被称为“黄金河流”。然而黄河又是一条水旱灾害严重的河流,从公元前602 年至1949 年的2500 多......
<正>作为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水利事业非常重视。1972年11月21日,他在听取葛洲坝工程汇报时曾讲:"解放后二......
<正> 新闻的竞争越来越首先表现为标题的竞争。标题的高下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竞争力的强弱,而尤以报纸为甚。这就要求,标题不仅要......
因为理想化而无视事实?因为个人崇拜而漠视科学?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再加上一个错误的决定,播种一个"龙种",却收获了一堆"跳蚤"......
中国水利学会于1979年10月18日至29日在郑州召开了黄河中下游治理规划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门所属的科研、教育、设计、......
<正>悲怆的交响:竣工后的三门峡工程和戴上右派帽子的黄万里在不能宽容不同意见的年代,黄万里独自发出反对三门峡工程的声音,其结......
<正>黄万里,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儿子,立志以学问报国的清华大学教授,因反对三门峡工程戴上右派帽子备受歧视的水利和水文学专家,......
<正> 建国40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计建成水库8.3万座,水闸2.6万座,整修和新建堤防20万km,灌溉面......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型盆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