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相关论文
近年来,定量分析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成果颇丰.在为传统问题提供新视角、勾勒文坛整体面貌、推动跨学科研究......
胡淑芳,文学博士,教授,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水浒》研究会会长,黄石市第十一次党......
大约是在1958年前后吧,全国已经出现大跃进的形势。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日趋紧张,我的副博士研究生头衔已经成了嘲讽对象。系里人手又短......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宋文相对于宋诗、宋词,显得较为薄弱,而宋文研究领域“重北宋轻南宋”的现象又较为突出,近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但......
中央民族大学云峰教授所撰写的《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2005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是云峰教授多......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范式基本上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全盘西化”文化价值观作用下“西体中用”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这一......
先唐文学研究,目前有三个任务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中国传统的“文章”与现代意义的“文学”之间的联系进行反思,对传统经典文本的解......
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第三幅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改革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曹萌教授就是运用这组关系实现了他多年的学术理想。从2002年发表《......
绍兴文理学院邀请并联合全国新闻出版单位举办'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前瞻与创新'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就20世纪中国古......
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与内江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第四届......
<正>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经整整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如果要概括这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业绩与特点,我以......
关于经典,当代学术界一直在做三方面的探讨,一为“什么是经典”,偏重于列举作品证明何为经典;二为“经典是什么”,即从经典内部的构造要......
<正> 古代文学研究从80年代以来,进展较快。也许和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相比,显得动作不大,也不那么热闹,但就这个学科本身而言,这......
<正>在学术研究的方向上,你曾涉足三个专业:中国古代文献学、文艺学和比较文学。除却上述三个专业以外,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视觉艺......
回顾起来,我与同门师兄王兆鹏先生合作在词学研究中尝试做定量分析,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如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1994......
<正>褚斌杰(1933—2006),北京市人,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教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
<正>[主持人语]新的视野和方法推动着学术的发展。王国维先生对于视野和方法就非常重视。他关注到"近年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
<正>莫砺锋中国古代文学专家。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下乡插队,务农十年。1978年考进安徽大学......
为了对新世纪以来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进行学术回顾与反思,2016年10月21—23日,在湖南大学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
<正>199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该报记者李丹撰写的消息《要重视对出土文献的研究》,报道了当年12月11日-12日在......
<正>《中国文学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从100种期刊中转载了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论文共276篇。通过对所转载论文的......
<正>2010年10月15至17日,由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
目前,我国社科研究队伍超过50万人,中国文学研究者约占十分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研究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在取得不少较好成果的同时,......
<正>文章以世界图书馆收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的馆藏数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逯钦立先生学术成就的世界影响。这......
<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批评方法日趋多样化,批评方法自身的利弊,批评方法运用的得失,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尝试考察......
2015年度日本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情况主要涉及典籍译介、文献考辨、综合比较研究、中学汉文教育的相关研究、学科交叉视野下的......
<正>褚斌杰教授,1933年生于北京,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4年北......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期待观念转换王齐洲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的。无论是学科体系的建立,学......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
<正>二○一○年哈佛大学东亚中心出版项目(Harvard University AsiaCenter Publications Program)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著共有......
<正>由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学院、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及文艺学重点学科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8......
完善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王兆鹏“跨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笔谈编者按21世纪就要到了。世纪之交,如何总结本世纪的学术成就,规......
<正>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抒情传统,即历代积淀的情感意蕴与审美内涵的体察与探讨,自先秦以迄近代,由儒家之注疏,到通论性文论著作......
<正>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私人化、边缘化、技术化、模式化,及其述学文体的单一化倾向,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本世纪初,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相伴而生。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是随着中国文......
<正>1944年10月1日,广西北流人、人称国学大家的陈柱(1891—1944)因中风在上海与世长辞,年仅54岁,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学术的一生,也......
本文在反思近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就当前学界认识颇有分歧而重要的一些问题,诸如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路、课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