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型工具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VAR拓展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不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政策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
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层面剖......
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解法,并使用系统聚类法将我国各省区按照房价高低重新划分为三个区域,比较分析了两类货币政......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根本途径之一,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来选择相应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货币政策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中国货币政策并不具......
临近年中,棋至中盘,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走向格外引人注目。 这其中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首当其冲。近来有关部门对C......
再贴现目前基本退出宏观调控,Shibor的出现、调控模式的转型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对改革再贴现提供了良机。本文借鉴了美联储的......
摘要:文章总结了中国经济、金融在“新常态”下的若干发展特征,并基于此探讨了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转变的原因、方向、......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
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2005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国货币当局运用数量型工......
<正>1993年以前,我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但1994年之后,我国持续呈现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
<正>将货币政策转向更多使用价格型工具,能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供给制约,并缓解价格工具失效的矛盾,实为一石二鸟。伴随着央行加大公......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特定条件下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调控已成为许多央行的选择,即使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一些国家也......
基于货币供应结构视角,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企业部门、居民部门存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居民部门存款对消费者价格有长期显......
2012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已经开始披露“社会融资规模”月度数据,社会融资规模成为除了M2和人民币新增贷款等指标之外的炙手......
不同阶段不同政策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同,合理构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框架意义重大。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单一型......
通过对有关货币政策工具孰优孰劣的争论及现代发展历程回顾总结,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中国......
期刊
<正>所谓数量型政策工具(以下简称数量型工具),意为控制货币供应数量的调控工具(例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冻结部分流动货币,反之......
基于中国建设银行2007-2015年季度数据,运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建设银行信贷风险......
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持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增强货币政策的效用,引入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并逐步减少对数量型工具的使用,是必然的......
<正>在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金融创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调控目标的难度加大,负面效果愈加......
本文在对我国中央银行30年来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与节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同时,引入时变参数模型对这两类货......
控制通胀可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两类工具。数量型工具能控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要求低,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1%的历史高住,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跨境融资行政管理管理手段既不能满足境内机构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的实际需求,也难以防范由跨境融......
从1949至2020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世界经济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曲折而辉煌......
<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央行通过主动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二是利率机制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三......
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且多元化趋势日渐增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为监......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央行作为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的施行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新特点。目前,央行已经或正在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推进利......
本文采用VAR模型,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的相关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法......
<正>不久前央行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焦瑾璞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着力优化融资结构,防范潜在金融风险;深化利率市场化改......
<正>中国人民银行6月27日宣布,从6月28日起降息并定向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 1%的历史高位,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
本文根据样本数据研究基础货币、利率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联动关系,最终得出基础货币与利率都是社会融资规模变化的原因的结论。由此......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两者在中介目标、调整对象和作用目标主体方面各不相同,本文基于传导机制对两种货......
按照影响机制的不同,中国中央银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前者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后者......
本文在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因素中,剔除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消费和储蓄习惯、对今后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判断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