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若兰相关论文
◎跟爷爷上庐山 1959年6月30日,爷爷带我上了庐山。 爷爷上庐山是去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原本说是总结大跃进......
1976年朱德病逝后,每个清明节,康克清都要带领儿孙到八宝山去祭扫,即使在外地,她也要按时赶回来。1992年的清明节,病重的康克清更加思念......
在战争年代,朱德的名字总是和飞毛腿、千里眼、刀枪不入等词语相连。朱德一生身经百战,然而他不仅大难不死,而且身无片伤。 打......
兰缘:寄托高洁、坚贞的心志 朱德20岁左右从军云南时,就已经开始喜欢兰花了。那时,他非常喜爱一种开着白色花朵的野兰花。每到......
山高万仞冲云霄,浩浩荡荡五百里。用自己整座山脉铭刻红色春秋,纪念革命英灵,鼓舞共和国子孙,在我国众多山脉中唯有井冈山。 来到井......
编者按 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爱国情怀、崇高精神是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重温先辈事迹,聆听革命传统,可以充实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树......
伍若兰,1906年3月生于湖南耒阳城南九眼塘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年仅20......
读完《红色往事: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打动。翻开那段红色记忆,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似一个个鲜活的生......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朱德深谙此理,自然常常会哀悼怀念之,并力所能及关心照顾烈属,......
姑妈伍若兰所战斗的那个年代,我还没有出生,所有关于她的英勇事迹都是从我父辈的讲述中和各种书刊杂志的记载中知道的。"再也不许以......
伍若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耒阳农民运动的妇女领袖,朱德委员长的妻子,1929年,为掩护朱德而被捕牺牲,年仅26岁。她......
1937年,朱德在延安接受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采访,讲述自己的经历。在谈到前妻伍若兰时,朱德“看上去有点窘”。史沫特......
<正>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听取了伍若兰等革命先辈的故事,深情地说:"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
井冈山上.五千余人的朱毛红军当中.女性是很少的.克其量一二十人。她们都处在花季的年龄.洋溢着人生最旺盛的青春活力。她们身穿红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