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学派相关论文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比,本身就具有边缘性和弱势性的特点,两者既存在差异也存在认同。青年亚文化的就是在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形......
土味文化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以土味短视频为代表。随着“土味”一词的蹿红,其表现形式愈发多元,逐步衍生出“土味情话”、“土味表......
伯明翰学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历代研究成员为核心的文化研究团体,该学派能够吸收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饭圈”文化;主流话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78-03 作为网络青年亚文......
以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的伯明翰学派,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从霸权危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种族主义在英国的缘起......
与法兰克福学派相比,布迪厄在对艺术经验进行社会学的艺术祛魅解读时,既显示了其逻辑力量,又暴露了其理论困境;布迪厄尽管与后现代......
腐女作为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群体,也是一种性别特征明显的亚文化,发展了特定的言说和行为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符号系统同其他人群区分......
语篇结构是话语分析中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试图在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鲁豫有约》中的一期节目“疯狂......
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伯明翰学派国内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判断分析伯明翰学派国内研究的现状、发展、热点和趋势......
摘 要:对于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我们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第一,文化就是媒介,当今社会媒介的出现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文......
本文对传播学视野下的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伯明翰学派用不同的目光来审视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开启了英国传......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20世纪70年代的顶尖人物,在英国的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名声不是基于自己的哪一本书,而是......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对学界影响较大,本文以九十年代为界,系统介绍与梳理其理论,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因费斯克前后期理论在方法论......
本论文尝试考察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由此揭示其作为亚文化理论资源和文化研究路径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认为伯明翰学派以“亚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平台,网络流行语以直观幽默、低门槛、叛逆性等特点得到广泛传播。本文从亚文化......
伯明翰学派是指聚集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一群文化研究学者的统称,该中心自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伯......
提到文化研究,学术界一般公认为它发端于英国,在英国的文化研究中,伯明翰学派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理查德·霍加......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研究的用途》一书中六位当代著名批评家、理论家、文学家的核心思想.作为一本关于“文化研究”的基本入门书......
文化产业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上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以及美国西马学者对文化......
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和霍尔都是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国内学者在评述他们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其学术共性,却忽视了他们的分歧与差异......
佳姬·班它查拉博士是伯明翰学派的第三代领军人物之一,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种族与种族主义,性与性别,社会身份,文化地理,全球化......
以杨澜访谈录20141026期杨澜访美国前总统詹姆斯·卡特为语料,以伯明翰学派分析模式为理论基础来探讨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语结构特点......
本文探究了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分析了伯明翰学派经历了早期的文化主义,后来向结构主义寻求帮助。最后,这个学派转......
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及其问题张杰话语分析视语篇为其探讨对象。它通过研究语篇结构建立话语描写体系,严密而又周详地解释自然话......
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其方法论中的民族志,一直......
传媒趣味是指由传媒所发布、引导,并经大众接受和创造所形成的带有群体特征的文化意趣。对传媒趣味的研究主有三种理论取向:1.以法兰......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评,是其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媒介批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技术的社会意向及二者的......
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由英国伯明翰大学莘柯徕和珂海塔基于小学课堂中师生课堂对话语料为依据首次提出。对伯明翰话语分析学派经......
巴赫金之所以能对伯明翰学派产生持续三十多年的影响,是与学术生产的群体性、问题意识的相关性以及著述英译和私人交往密切相关的......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文化并不是经济的附属......
伯明翰学派因其独特的学术研究志向和学术价值追求正受到学界的强力关注。把握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发展线索,重点探究“霍尔范式”在伯......
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在诸多理论方法上具有相当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影响极其深远。英国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边界、......
John Sinclair,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出版著作30多本,发表文章上百篇,在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两个领域成绩显著。20世纪70年代,他与Coult......
引言 对中国的文化研究学者而言,2008年堪称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热风学术》的创刊,抑或说中国的文化......
<正>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著,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2015"青年"已经成为现代社......
本文通过对伯明翰学派的"接合"概念的回顾,探讨当下本土文化研究的立场和方法.本文认为,文化研究是政治性的,但政治性不等同于阶级......
文化研究这一潮流在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1985年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北京大学所做的为期4个月的讲学,其理论对于推动中国......
一、霍尔斯图亚特·霍尔,当代文化研究之父,“伯明翰学派”的主要奠基人,是国际上文化研究领域最著名的人物,他在文化研究领域的主......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截然不同。20世纪30-5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占据主导地位。进入......
由法兰克福学派基于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所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经过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的矫正与扬弃之后.以彰显人性的创意经济这......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
摘要:大众文化因其自身的鲜明特性和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面目,必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
当"文化研究"(Cutural Studies)在中国方兴未艾之时,以"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前身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这个文化研究重镇却......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观点截然相反。前者认为大众文化是商业性、消费性、批量生产的文化,不具有审美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普及,青年追星群体不断壮大,并在社交平台上创造出各种"饭圈"用语。本文以伯明翰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