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循环栓塞相关论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8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约为7.5%[1]。它不但使患者频繁心悸,而且心房的不规则颤动易产生左心房......
动脉栓塞是肺癌的一种少见并发症,既可见于原发性肺癌,也可见于转移性肺癌,常见于肺切除术中及术后.本文报道一例肺癌术后动脉栓塞......
目的 探讨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左心室附壁血栓(L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治疗方案和......
目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ular Atrial Fibrilation NV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Framingham研究资料,非瓣膜病房颤发......
目的: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脏病学界仍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房......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器质性心脏病,过去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自1984年日本学者Inoue等首次报道经皮球囊......
房间隔瘤是凸入右心房和/或左心房的房间隔局部畸形,系房间隔本身组织通过卵圆窝区膨出所致,可引起栓塞严重并发症。切面超声心动......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IVNC)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普遍认为可能是胚胎发育阶段心肌致密化过程异......
<正>室壁瘤(VA)是发生心肌梗死(MI)后的常见并发症,无明显并发症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44%的合并有左心室附壁血栓,且梗死......
目的研究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76例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通过单因素及......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性疾病。尸体解剖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02%,其中75%为良性肿瘤,25%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生长于心脏,即......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LVT)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情况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及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优劣以及口......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已经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以防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
主动脉瓣狭窄多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部分老年人可伴有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
近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工瓣膜制造技术的成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已经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然而瓣膜置换手术并不是心脏瓣膜病治......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与炎症有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间接反应局部炎症程度,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
目的 探讨急性心源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诊治急性肾梗死病人的临床......
[摘 要] 目的 总结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1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
1概述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75......
<正> 早在十九世纪末就认识到,某些原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妇女可于妊娠期发生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有类似病......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快速性心房颤动又是急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急性房颤发作的主要危害包括体循环栓......
<正>六、瓣膜性心脏病的抗栓治疗-原位或人工瓣 1.1 伴房颤或体循环栓塞病史的风湿性二尖瓣病 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AF或既往......
<正>左心室附壁血栓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常见的继发症.尸检证明,在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中,附壁血栓的发生率为30~40%,患前壁有Q波......
<正>《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不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心房颤动患......
<正>NO.7 OPTIMIZE试验OPTIMIZE试验纳入3 119例接受二代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的稳定型冠心病或低风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
以重力流沉积理论为基础,在金华地区大安寨段介屑灰岩中划分出颗料流和浊流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其沉积模式为重力流源底扇相;颗料流......
体循环栓塞的栓子来源一般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2/3合并心房颤动,常见的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
在70年代早期,就已有评价维生素 K(Vit.K)拮抗药的文献报道。嗣后,对此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有长足的进展,像阐明了香豆素的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