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法律行为相关论文
诉讼时效的强制性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诉讼时效追求的公益性属于法律保护位阶较低的公益性,难以成为诉讼时效强制性的理论基......
民法总则制定中有必要对须批准法律行为进行体系性的制度设计。须批准的单方法律行为在批准前应原则上应为无效,同时设置例外规则......
一、通知的性质通知不是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也与债权归属的实际移转没有关系,那么,通知就只是在债权让与之后将这一事实告知给债......
形成权的核心问题是形成权的行使,形成权的行使以单方法律行为为一般方式,以诉讼行为为特殊方式,而无需对具体形成权的行使方式作......
形成权的核心问题是形成权的行使。形成权的行使以单方法律行为为一般方式,以诉讼行为为特殊方式;准法律行为不是形成权行使的方式......
催告何时生效,涉及诉讼时效及保证责任期间的中断等,对当事人利益影响甚巨。《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名为"到达主义",实为"......
善意取得行为是一种表示行为,其效力却来自于法律的规定,既不属于法律行为,也不属于事实行为,而是一种准法律行为。同时,由于善意......
人们在创造新的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抛弃曾经使用过的、废旧了的物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生活条件递嬗演进,发生了深刻变化,无主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公法行为而非私法行为,准确地说是行政行为。不动产物权登记行为在行政行为的类型上属于准法律......
债权让与通知是典型的准法律行为,对于准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学说一般认为得类推适用法律行为的规则,但是,在何种程度上得以类推却......
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关于债权让与通知的传统观点有检讨的必要。让与通知并非是债权让与合同的生效要件,而是对债务人产生拘束力的要......
债权让与通知属于需要受领的准法律行为,让与通知实际到达债务人时对债务人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通知债......
行政行为的性质实质性地影响到了行政案件审理的一系列过程,是行政审判不可回避的前提问题。行政审判实务中,对于工商变更登记的性......
中国民法典应该规范人格权行为。人格权行为是人格权行使行为的简称,可以包括人格权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等,不同的人格......
侵权责任法中受害人同意并非法律行为或意思表示,因为受害人在作出同意的表示时,并没有法效意思。受害人同意亦非事实行为,因为它......
作为一种法律事实,准法律行为属于与自然事件有别的行为,它指向构造为"表示行为+效果法定"的法律规范,表示行为是其构成要素,但法......
在私法领域,随着"大陆法系民法学中最辉煌的成就"——法律行为制度的创立,人们对事实行为,这一同样重要的法律事实的关注愈来愈少......
让与通知本是“观念通知”,行为本身仅是向债务人告之债权让与之客观事实,但因为债权让与涉及多方当事人的利益,其行为又缺乏外部......
要约邀请的法律性质宜界定为"准法律行为"。要约邀请具有法律拘束力,其效力根源在于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