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及血栓弹力图(TEG)对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DLBCL患者60例血标本,其中初治组23例、缓解组24......
采用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a2-纤溶酶抑制物(a2-PI)检测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AMI,n=44)TAT和a2-PI......
目的探讨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浆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vWF浓度变化及其价值。方法研究期间,外周动脉明确存在......
目的 观察尿毒症透析前患者组、血透(HD)组、腹透(CAPD)组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TAT、D-二聚体水平,......
期刊
目的探究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与......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68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通常被视为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上述功能,其对肿瘤的发生、预后及治疗均......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形成血栓,具有脑卒中及体动脉栓塞的潜在危险性。如何筛选出房颤患者中的栓塞高危人群,合理应......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水平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影响以及发生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监测凝血纤溶标记物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分......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1,25-二羟维生素D3[25-(OH)D]以及D-二聚体(D-D)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病人不同发展阶段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 antithrombinⅢcomplex,TAT)、血管性血友病......
背景 凝血酶激活蛋白酶活化受体(PAR)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目的 检测并比较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与胸水中凝血酶活化水平......
采用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a2-纤溶酶抑制物(a2-PI)检测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AMI,n=44)TAT和a2-PI......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部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
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可作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病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凝血和纤溶......
目的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CP)是ICU常见的并发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标志之一,研究证实感染性的全身性的炎症是TCP......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f波波幅大小在评价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期间,以V,导联f波波幅为标准,将AF患者分为粗颤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