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派相关论文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给人们带来了关于民主共和的种种设想,然而随着孙中山让......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集团.但由于北洋军阀集团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剧中所扮演的是一个为人唾弃的反面角......
<正> 丁未(1907年)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次大爆发,晚清政局转换的一个重要枢机。但由于事件涉及到政坛最高层面的......
程德全(1860—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1909年,程德全出任江苏巡抚,同张謇为首的江苏立宪派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武......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以个人独裁专制的私欲肆意践踏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在短短的四年间,他从舆论支持的制高点一路跌......
[摘要]民元国庆前夕,纷争的各派出于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暂时达成了妥协,共筹国庆纪念。表面上看,民元国庆纪念中革命纪念成为公共空间和......
中国历史从来都是鲜活生动,富于戏剧性的,特别是两位政治对手之间的相会,斗智斗勇,各展风采,尤能予人以历史的启迪和趣味。远者如项羽与......
摘 要 袁世凯帝制活动失败后,冯国璋试图通过召集各省代表来宁讨论时局,借此而造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第三方力量,但遭到了以袁世凯为后台......
辛亥,本是一场混合动力的革命。 从甲午(1895年)到辛亥(1911年)这17年间,中国内部养成了三种主要的政治动力。第一种是激烈的革命派,与......
“我的反对派对我毫不讲信义。他们要推翻我的政府。” 1913年的11月份,刚上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进入中南海居仁堂,拜会当选的......
1918年6月14日,天津郊外军粮城的奉军司令部会客厅里,坐着两位军人。年龄大的约50岁,他是北洋元老、陆军上将陆建章,年轻一点的40岁左......
<正>近两年,妥协教育是一个值得热议的话题,学界讨论比较丰富。妥协教育对消解"胜王败寇"的传统思维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
有资料称,报人张季鸾1913年第一次入狱,是因为对宋教仁案不平。但是具体情形如何,一直不得而知。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还在留学日本时......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纷纷组织政党,试图通过竞选,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把西方的政党政治制度移......
民国初年的制宪之争张学继1912—1913年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制宪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对垒的双方,前期主要是北洋派与国民党,后期则是北洋派与......
<正>辛亥百年,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话,就中国大陆而言,可谓盛况空前。但有些问题,总觉得没有说透。20世纪的中国,在辉煌或屈辱背后......
<正>在民国时期的38年间,围绕着是建都南京还是建都北京这个问题,发生过两次激烈的争论。第一次争论:主北京者获胜第一次争论发生......
袁世凯与留日士官生王建华1901年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编练新军乃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袁世凯控制了新军中......
<正>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人物,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曾经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后来因......
民初议会政治失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最大关节点之一,分析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存在的若干缺陷有助于理解其失败的原因。选举规模急剧扩......
从北洋派的角度看,辛亥要解决的是国体与政体问题,应称之为变更国体或改革政体。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运用北洋派文武势力以及南方之......
期刊
<正>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靳云鹏曾经是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两度担任国务总理,掌握军政大权。论资望,靳云鹏在北洋派中仅次于王......
发生在一百年前的社会大变革,最关键的一个结点与武昌有关。有时候,一个地方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命运。武昌首义确实改变......
2007年元旦,潘荣教授从天津来电话,说他有一本《北洋军阀史论稿》准备交由北京一家出版社付梓。让我先睹,写一点意见。我知道,潘荣在上......
本文对北洋、北洋派和北洋军阀词语或政治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考察,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对北洋军阀时期界定的不同,提出使用中性词......
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日本于2011年12月3—4日及10日分别在东京和神户举办了具有日本特......
<正>大众传媒(也称媒介)在西方国家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享有"第四权力"的美誉。然而,大众传媒在近代中国,自晚清落户起,就被赋予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