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森林相关论文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温湿度变化对森林SOC分解的影响及机制还不确定。本研究通过灭菌......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森林土壤碳积累。而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是土壤......
本研究选取了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演替早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期:荷木(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和顶级阶段的优......
报道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0~40cm土层中细根(≤2mm和2~5mm)的现存量、死亡量、生产力和周转率,并比较了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和......
量化森林土壤呼吸(Rs)及其组分对准确地评估森林土壤碳吸存极其重要.该文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演替系列针阔叶混交林......
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森林5种建群树种UV—B辐射诱导的UV—B吸收物质(在280~320nm波长下测定)的积累及抗UV—B辐射的可能性保护机制.增补......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在2000~2001年期间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特征。季风林、混交......
植被和土壤组成的差异将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动态,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将体现在微生物产物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研究模拟酸雨对森林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于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响应酸雨加剧具有重要意义。以......
为探讨夏季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优势树种幼叶的光保护机制,以演替中期优势树种木荷(Schimasuperba)、黧蒴(Castanopsisfissa)、......
研究了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组成、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RSP)含量,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南亚热带3种主要类型森林土壤呼吸(S+L和S)进行长达31个月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BF......
本文对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从各个阶段的样地内抽取......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根据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 6个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 ,从种丰富度和不同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植被类型、人为干扰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营造高生物多样性的群落已成为当前园林景观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介绍了用39种核心......
以鼎湖山森林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松林(初期)、混交林(中期)和季风林(后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
应用人工模拟酸雨控制实验,探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南亚热带主要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选取南亚热带代表性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
北回归线附近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仅分布于印度、中印半岛北部、及我国华南地区(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分布为沙漠或半沙漠)。南亚热带常......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森林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变化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
对鼎湖山3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沟谷雨林(LA)、低地常绿阔叶林(MA)和山地常绿阔叶林(UA)的土壤活性碳库和惰性碳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
以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为对象,将群落分为4层,其高度分别为21m,13m,9m和1.5m,对每层植物种类的叶片光合作用水平及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建立了3个以净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