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社相关论文
如果戏剧界也有“后新时期”之说,那么,九十年代话剧的一个明显标记,就是“小剧场”戏剧的重新崛起,而它与八十年代(新时期)相比,......
1929年春,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带着一批剧目赴南京演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独幕剧《孙中山之死》。然而,这个准备首场演出的剧目却引起......
广播剧《南国南国》取材于中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在上海艺术大学工作及成立南国艺术学院的历史故事。该剧讲述了在1927年12月至1928年......
1935年:《新统“九一八”小调》这首歌曲本来是著名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插曲。而这个活报剧的前身,是田汉在“南国社”时期,......
南国社当红花旦俞珊因饰演"莎乐美"而声名远播,红极一时。伯乐田汉为其流连忘返,新月才子徐志摩、梁实秋和闻一多为她心生涟漪,赵......
南国社当红花旦俞珊因饰演"莎乐美"而声名远播,红极一时。田汉为其流连忘返,徐志摩、梁实秋和闻一多为她心生涟漪,赵太侔休妻明志......
从一九二九年下半年,田汉同志领导南国社向左转以后,他本人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国民党的大小报纸不断造谣污蔑,使他不能公开......
吴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影剧界进步演员,她是南国社、电通影片公司、青岛剧社、业余剧人协会和上海救亡演剧队的活跃成员。在......
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在上海,他是创造社和南国社成员;在红四方面军,......
在二十年代的中国剧坛上,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小剧场运动,贡献和影响最大.但细析南国社戏剧对西方文艺思潮的接受情况,却显得十分驳杂......
1928年,17岁的郑君里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由于年岁尚小,他并没有像当时南国社文人那般由“文学”而“革命”再“文学”的经历,......
上世纪20年代末的打浦桥一片污秽,南面是华界,北面是法租界,下面是一条终年流淌着污浊黑水的臭河肇嘉浜。打浦桥日晖里(今瑞金二路4......
南国社以情的张扬卓立于中国现代剧坛,它的演剧风格可以用纯情而非"唯美"来概括,但南国的情的内涵与呈现方式在不同的演剧阶段是变化......
“艺术社会化”与“社会艺术化”是田汉在领导南国戏剧运动时提出的活动口号之一。这个口号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指向,表......
关于田汉在三十年代的“转向”问题,并不是新问题,但长期以来却没有被人说清。多数的研究者只注意到田汉“转向”的被动性(外在原......
<正> 离开了田汉的名字,一部中国话剧史将不知从何写起,这个说法是毫不夸张的。是他,创作出“五四”以后第一批独具风格的话剧剧本......
田汉自幼爱好戏剧,在长沙师范学校时接触了京剧和文明戏后,就试作《新教子》、“新桃花扇》等京剧剧本。1916年,他随舅父易梅园去日本......
<正>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枯萎,然而在远东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田汉的漂泊意识源自于他的存在体验和文化的多元吸纳 ,表现为对艺术理想的不倦追求 ,且已融入其个体精神结构之中 ,并渗透和贯穿于......
<正>作为田汉的电影处女作以及南国电影剧社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到民间去》好似中国电影史中的一桩"迷案",对于此片的研究一直众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很久没有人提到张曙同志的名字了,但是一个为人民的革命音乐事业奉献了一生直到在烈火中牺牲的人,是不会被人民忘记的!每当我想念他的......
<正>辛酉剧社是1920年代现代话剧草创期活跃在上海剧坛的爱美剧团,全称为"辛酉学社爱美的剧团",它与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复旦剧......
<正> 回顾我国话剧运动,我们是不会忘记中国旅行剧团及其领导人唐槐秋同志的。在旧中国,“中旅”为话剧界所熟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
20世纪20年代末,普罗文学作为一种强势话语,对国民党文艺构成了威胁,也对强调艺术独立性的20年代末戏剧运动,尤其是田汉领导的南国......
<正>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奥斯卡·王尔德,一生有9部剧本问世:《民意党人维拉》、《帕多瓦公爵夫人》、《莎乐......
1998年纪念田汉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众多的文章都涉及田汉的精神这一问题,笔者亦曾撰一文曰《试论"田汉精神"》(载《剧影月报》,199......
<正> 中国话剧早期的开创是跟辛亥革命有着密切关系的。辛亥革命在武汉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一个话剧团体(当时习称文明戏团体)叫进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南国社是现代戏剧的代表流派和先锋旗帜,对它的发展脉络、戏剧活动、文学史贡献等有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
上个世纪80年代,吴作人(1908-1997)是中国画家在国际上获得两项殊荣的第一人:一是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文化艺术最高勋章;二是1988年......
中国话剧在百年发展的历史中,尽管风云变幻、道路坎坷、艰难曲折,仍然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中间有优秀的剧作家、话剧艺术家......
本刊曾于1989年第二期起连载了秦启明同志《洗星海年谱简编》一文.该文的发表引起了音乐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戴鹏海同志对秦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