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结构相关论文
在我国音乐史上,钢琴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尤其是以古曲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更是将我国民族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笔者就......
音乐表演者接触音乐作品的第一步就是对乐谱要进行认真的研读与揣摩,在整体上感知和把握作品。首先,从整体结构上感知作品。最初接......
斯克里亚宾《e小调前奏曲》第4首属于一部曲式,此曲乐思的展开主要采用模进手法,而模进手法为曲式学中界定作品乐思展开的一个重要......
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欧洲二十世纪古典乐坛的代表作曲家之一。现代的很多音乐学者研究认为,普罗科菲耶夫......
摘要:波兰作曲家戈雷茨基(Górecki, Henryk Miko?aj, 1933年12月6日-2010年11月12日)于1976年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忧歌交响曲》(Symphon......
摘要:《云南民歌五首》是我国著名钢琴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改变的著名作品,对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云南民歌五首》的技术......
本文以和声结构学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从结构形态、纵向结构、横向进行、结构布局四个方面,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组曲<瞬间>之五(作品2......
本文通过对《春之采》的和声结构分析,论述了四五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二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附加音以及复合功能和弦等民族......
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作为中国早期交响音乐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即被广泛流传于世.本文试图从音乐内容与和声语言的关......
黄虎威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也是著名的和声学专家。他的作品深深地扎根民族五声调式基础,追求和声色彩性和纵向音响的融合性。......
《波吉与贝丝》为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的重要歌剧作品,其中的曲目爵士味道浓厚纯正,究其根源在于其作品中旋律、节奏、......
钢琴改编曲是多声部音乐创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纵观我国民族性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历史,五声性旋律应采用怎样的和声结构一直是......
文章以丁善德的 18部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 ,对其和声结构、和声语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期对当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提供有益的......
基于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研究较少关注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现状,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颇具影响的流行音乐流派(Genre)——抒情歌曲、“西北风......
百年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史同时也是一部和声理论的演进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音乐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声在钢琴音乐创作......
张朝的钢琴作品集《中国旋律》涵括了各地家喻户晓的民歌20首,充分体现了张朝追求民族性与个性结合的创作思想及本真自然的音乐风......
探索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呼吸规律,是每个演奏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演奏者方面的因素,而对音乐本体......
中国专业性的多声部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在旋律的写作上往往会采用五声性音调。而在中国的传统......
在管弦乐创作中,关于音乐结构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需要创作者们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配器时,所遇作品其风格、音乐语言可能各不相......
创作于1794-1795年间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No.1系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早期作品之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