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观相关论文
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和谐社会观的重要思想,后又经过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不断发展,......
社会工作本土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东西方价值观分歧,尤其是东西方对"个人定位""、个......
【内容提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论创新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成了拨乱反正、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
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因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农二代”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还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础......
【摘要】新世纪,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社会观教育,让他们牢固......
容补学是在人类真实地认识客观与恰当地处理事物时产生的,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时发展完善的,其哲学框架界定......
道教哲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从最普遍意义上的爱生、贵生的宗旨出发来构想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把人与天和、人......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和”在中国是一个古字,见于金文......
不同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不同的诠释。即有: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和......
科学的和谐社会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保证,它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启动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使和谐社会观实现理论与实......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的和谐发展观、和谐稳定观、和谐公正观。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发展、稳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归宿的,而获得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和谐社会观......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而和谐社会观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主要体现在......
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进行了扬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从而......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吸收了传统社会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源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和谐社会观与依法治国在以人为本、维护人性尊严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和谐社会观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法治建设,是目前我国依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引起了我们对矛盾观的重新认识与理解。之后和谐社会观提出与确立,更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它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强调顺......
朱熹集儒释道思想之大成,创见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文章侧重对朱熹和谐社会观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认为人伦和谐是其和谐社......
和谐社会观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当代,和谐社会观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形成既有利益关系的协调性,又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本质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内在根据,指出了实现社会主......
江泽民的和谐社会观其实非常丰富,但其核心之处在于他对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及特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视和探求。他从......
辩证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辩证矛盾观的解读和运用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辩证矛盾观的传统解......
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史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三大思想资源相互竞争发展的历史。在长达一百七十多年的......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精髓之一就是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丰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是过渡型的和谐社会。他们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