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抗战相关论文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问题,在延安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篇后来被称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
积极学习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教学主体作用,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抗日战争》一课学习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70年前,中国人民能够以落后的经济、军事力量打败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同奋斗的......
1939年初,我江南新四军根据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形势,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遵照党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以后,广西成为西......
第七回 办事处接待各界来客 彭雪枫宣传中共纲领 以彭雪枫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公开“挂牌”,在太原各界和山西民众看来,“八办......
被毛泽东称为“南方三杰”之一的谭震林,在抗日战争中,先后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师、第二师等部。转战长江南北,对皖南、苏南、淮......
东北抗日联军是共产党领导的英雄部队,从1931年起,其14年的奋战牵制了几十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但鲜为人知的是,其中有个......
问世于抗日烽火中雄壮宏阔、脍炙人口的《八路军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音乐工作者(诗人公木、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以齐唱为......
60年前在中国取得的抗日战争胜利,是一场全民族共同反击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团结御外的民......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以“兵谏”的方式突然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和......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1938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将军从武汉、长沙转战南岳时写下的这首《登祝融峰》......
1941年9月6日,《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在重庆病逝,年仅53岁。蒋介石在唁电中称:“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
武汉失守后,日军急欲西进,前方局势紧张,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御外侮。1939年3月,国民政府在重庆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明令......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国进入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时期,国民政府在全国人民抗日情绪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在民众动员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颁......
日本侵华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促使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合作,各中间党派一致拥护抗战。抗日战争期......
平型关战役是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典范。为配合友军作战,由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师,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取得了平型关首战......
很高兴海峡两岸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学术研讨。2013年5月,我......
用一部歌剧讲一个故事,用一段故事传唱一种精神。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
<正>版画家沙清泉沙清泉,回族,原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1916年4月出生于上海。1936年投身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1938年与......
期刊
桂林《广西日报》作为新桂系的机关报,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较为鲜明的开明进步色彩。不仅延请了不少全国知名报人和文化人到报社任职......
我的父亲张治中将军是真正的爱国者。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冲到了抗战的最前线。两次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长征不仅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长征的胜利直接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民主运......
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李玉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个时期民主党派的主要斗争......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县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林森在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与军阀混战的乱世中秉持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超然态度,为各派系所认可,因而脱颖而出,荣膺国府主席。在......
<正>《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日报.作为党报,它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以其独特的实践将抗战时期党的全面......
<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
<正>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血与火的升腾──论中国抗战文化氛围何继良当日寇的铁蹄无情地踏上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愿做亡国奴的......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史料的发掘整理向读者展示,被誉为“川北圣人”的民盟创始人张澜先生,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深明大义.在一系列关键时刻为......
1937年11月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党、军、政中心迁至武汉,大批抗日报刊现身武汉。其时的武汉报业,影响较大者......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