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热通量相关论文
干旱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对区域气候乃至全球气候和大气环流变化有重要影响,能量平衡问题是在研究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容忽视的......
土壤热导率是反映土壤导热能力的重要热力学参数之一,在能源工程、土壤科学以及农业气象学等学科被广泛应用,土壤热导率随含水率、......
地下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包气带含水率,温度,以及土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传输,从而影响陆面气候,其中地表热......
通过土壤温度预报校正(TDEC)法验证了地表下5 mm处测量土壤热通量的准确性,并以此代表地表热通量.总结了上海地区3种典型日(晴天、......
高原地表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在亚洲季风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原地域辽阔,且自然环境较严酷,不利于建立完善的地面观测系统.因......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站降水等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979—2012年南方冬末......
本文利用1980~2019年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向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资料和欧洲中心ERA5月平均地表热通量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以下......
针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产生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飑线过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在中尺度对流系......
以1995年8月14日在Florida观测(SCMS实验期间)的位温、水汽和风速等为初始化的大涡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边界层对流卷的发展及地表热通......
为了揭示城市热岛形成机制,基于MODIS资料,结合自动气象站实测的气象资料,利用地表能量参数化方法估算了地表热通量,分析了城乡地......
通过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数值模拟表明: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和温度的区域性分布与高原东部......
空舰导弹红外导引头识别近岸攻击舰船目标时,沿海地表复杂的红外辐射对导引头识别舰船目标造成了障碍。根据沿海地表的特点,建立了......
本文利用1995年8月14日SCMS外场试验期间的观测资料以及大涡模式模拟的边界层垂直速度数值试验结果,研究边界层对流卷的发展演变和......
应用NCEP地面热通量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感热、潜热的气候状况及其与初夏东亚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原地面热通量的异常将......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ERSST海温资料,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由弱到......
利用南京地区2013年8月11日、2013年10月14日、2014年1月2日和2014年5月26日的4景Landsat 8 OLI/TIRS1B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气象观测......
近年来,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的扩张,城市热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
为了分析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能效,研究地源热泵系统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和地表换热特性的影响。本文对长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