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事件相关论文
53岁的农民工李会成不会想到,在这座已生活了19年的城市里,居然要为他们建一座农民工博物馆,而十几年前自己的一封家书也成了珍贵的“......
“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品掺假受到抑制,政治人物不再傲慢,各地都在忙于廉政建设,弱势群体得到保护……” 虚假广告、食品药品问题......
“看守所里的刑事案件就是反映人权的一面镜子” 没有下雪的九江让律师牛炳宜想起秦皇岛市某派出所的一个夜晚:同样是冬夜,秦......
魏则西事件也许能成为中国治理虚假医疗广告的里程碑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孙志刚事件,用人命换取进步,该是多么沉重的代价 魏则......
贺卫方离开北大时,很多人感叹北大的“贺卫方时代”结束了。时至今日,他却因为种种原因迟滞了南去的旅程。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
在我国,网络媒介对司法裁判的监督向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中国汹涌的网络民意对法官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远远大于西方国家。网......
胡星斗在《社会科学报)2003年6月5日载文指出:“非典”与孙志刚事件都与人祸有关。两者之初,一些官员都极力隐瞒事情的真相,都表现出......
保障公民权利,需要行政权力,但行政权力又往往容易侵犯到公民权利。当务之急,我们应当探求中国行政法治的评价标准,以期中国行政法治的......
网络从一开始起就不甘寂寞,无论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还是中国的孙志刚事件,以及诸多的公共事件,都表现强大的舆论力量。然......
【正】近年来,许多新闻单位出现了敢于仗义执言的记者。他们奋笔疾书,为民请愿,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包公"记者。这些"包公"记者所......
从2005年孙志刚事件促使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到2005年余祥林“杀妻”冤案推动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
最近,湖南永州的“唐慧案”勾起了人们对八年前孙志刚事件的回忆,以至于腾讯网在“今日话题”栏目中打出“唐慧能否成为第二个孙志刚......
<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跃居......
【正】近年来,我国新闻评论界出现了一种有违常规的现象,这就是新闻时评异地监督。笔者在经过系统考察和分析之后认为,所谓新闻时......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从2007年起,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上浮。这一利好消息,令亿万受益民众为之欢呼。舆论普遍认为:自2001年......
<正> 今年3月17日,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大学生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逛街时,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月18......
在科学决策层面,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决策的渴望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知识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如何弥合......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进行阐释的机会,都能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获得主动构建和书写的权利。文章从文化创伤的视角......
只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上街,孙志刚,这个有正当工作、合法住所的健康青年,竟然在收容过程中不幸被打死。该事件一经披露就像一颗......
<正>改革开放37年来,新闻评论逐步去特权化、去神秘化、去神圣化,走向公共性、专业性、开放性。从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算起,中国的......
2008年,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舆论监督在一系列事件中表现非凡,成为我国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对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影响探析》分......
公共政策的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正>有学者认为,转型时期我国弱势群体大致可以这样划分:从绝对意义上讲,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是弱势群体;从社会意义上讲,老人、......
众所周知,在我国,随着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越来越透明,舆论监督力量越来越强大,它推动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典型案例就是在2003年引......
本文借助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模型,以全新的视角,对"孙志刚事件"予以系统考察,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政策转型的核心环节——议......
在经过大半年沉默之后,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拆迁问题进行正面回应:除早先公布的正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
<正>“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具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闻报道,记者习惯于有意无意地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判断之上。而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实践出现了转变倾向,记者......
<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论坛、空间、微博等公共平台的介入,人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表达的权利。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围观大行其道。围观,......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政策议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几个环节。民意和专家的参与、以及媒体的作用是公......
<正>目前仍在发酵的"雷洋事件",引发全民关注和热议。一些媒体和法律界人士,把"雷洋事件"与当年的"孙志刚事件"相提并论,但事实上,......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话语事件。本文首先廓清了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界定了它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道德抵制型......
<正>"读孟子,想法治",想讨论的是孟子与法治之间的关联,也就是希望观察一下,在孟子那里,存在着哪些跟法治建设相关的思想,当然,更......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必然同样面......
<正>媒体对于社会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具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危机事件中,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进程与结果。因此,当危机事......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在虐猫事件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
<正>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
新闻传媒致力于达到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统一,这是新闻传媒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的上级领导具备......
<正> 备受各界关注的“孙志刚事件”和三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事件,也许将被记入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之中。这是中国公民首次行使......
<正> 今年8月1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正>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